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老北京的服务修理业----修理竹帘子

(2008-03-22 18:24:31)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北京之美

北京民俗

情感

分类: 民俗,传统
            六,老北京的服务修理业----修理竹帘子
                        
                          ******  修 理 竹 门 帘  ******
  
   老北京不论是贵族大院王公深府,官宦人家宅门豪富,殷实四合平民小户,贫民杂院南房北屋,夏天都在屋门挂一竹制门帘显得屋子凉爽通透。
   由于房门的大小不等,竹帘的长短宽窄尺寸也各不相同。那些堂屋大厅挂的是既宽且长的大帘;厢房小院则是挂小一些的门帘;一般小户人家当然就是极普通的门帘。
   上等的竹帘子质地是坚韧的竹皮做成,两边配有两寸宽的蓝布包边,帘子中间横贯一条木板“掀手”,帘子上下又配有蓝布水帘,上中下三处还配了铜钉配饰,再讲究一些的还配有上下“卷绳”帘子不用时可以拉动绳子把竹帘卷起门框之上,这样的大帘子显得气派大方!一般质地的帘子虽然不太讲究但也配有包边,水帘,相比之下显得简素一些。
   北京的夏天暑热难当,晴天干热,阴天潮闷,再加上飞虫跳蚁,五毒爬虫,黑蝇嗡嗡,叮蚊嘤嘤,很是令人心烦讨厌!在屋门上挂竹门帘可以防止飞虫涌入,即使侵入屋子也好再拿蝇拍各个击毙。而且挂上了帘子可以挡去一部分太阳强光的照射,哪怕天空太阳再毒只要挂上竹帘屋里立刻显得清凉爽静!竹门帘子一般过了端午节就开始上挂,立秋摘下。用湿布擦洗干净卷实包好,存放干燥之处等明夏再用。
   竹制门帘日久天长哪有不坏的,有的包边破了;有的竹签折了;有的筋线断了;有的铜饰掉了;如不修理挂在门口第一眼就显得破烂不堪,就会觉得这家主人一定是个穷脏懒笨的破落户。
   北京人好脸面,俗话说:笑破不笑补(注)!不怕人穷,就怕志短!所以门面上一定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由此就派生出了修理竹门帘子这一修理行当。
   过去北京有一种店铺叫做“藤铺”,专门加工售卖各种竹木制品还兼营制作修理藤竹柳编,制售藤桌藤椅,柳编笸箩,笼屉罗纱,扁担木桶,鞋楦袜板,竹刷毛掸,草帽雨伞,一应俱全,外带修里竹制门帘。那些走街串巷修理竹帘的匠人一般就是“藤铺”里有技术的大工伙计,做完店铺里的活计就可以拿上工具家伙走到胡同里服务到家。
   噼啪!噼啪!噼啪!修理竹帘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两个木头的三角架子,中间一个木横梁,横梁下面垂在地上是半截崭新的竹门帘,横梁两边等距离挂着若干缠着白线绳的梭子,修理匠人在横梁上加进一根长竹签,然后双手从头一左一右按顺序飞快的翻动梭子,左边的拨到右边,右边的拨到左边,动作敏捷又娴熟,白线梭子碰撞着下边的门帘就发出了有节奏的噼啪声!一会的功夫拨完一遍,再续上一根竹签重复着工作,横梁下的竹帘又增多了一大截,显出竹签与竹签之间匀称的缝隙! 年轻匠人沉稳又专注,一丝不苟好像在加工一件他心目中至上的工艺作品。白线梭子在他手里左右翻飞使人眼花缭乱,看似几只白色的蝴蝶在花间起舞,又像一群振翅的白鸽在追逐嬉戏!匠人的劳作和木架下的竹帘与翻动的白色浪花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版画,立体的皮影!
   如今许多人搬进了高楼大厦,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夏天驱虫有药,降温有“调”,平时家家上锁户户关门,更别说飞蝇蚊虫想进得门来肆虐也是万万不可能的!那里还用得着竹子门帘?!
   随着时代大潮,竹门帘子没有了,藤铺也消失了!现在仍住在平房的人家也不用竹子门帘,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更先进的代用品。
   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变迁。那些原始纯绿色的日用杂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是,我至今每到夏天仍旧觉得过去暑天里人们进出房门掀动竹帘子的“啪啪”响声,那么亲切,那样感人!
 
 
 (注)笑破不笑补----是说人不怕穷困但要干净整齐,一件衣服破了不缝就显得穷酸萎靡,会遭到别人背后的耻笑,如果缝补的平平整整干干净净,人就显得精神好强,别人就会肃然起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