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篇)“从娃娃抓起”说开去 ******
那句著名的论调“从娃娃抓起”当年是对少年儿童学习计算机的鼓励。可是这句话流传到了社会上就被许多人误解,改编成了只要一切事物都从娃娃抓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显现更大的成效。只要见到身边有什么不好的人和事,很多人就会感叹:“要从娃娃抓起!”
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许多新鲜事物风起云涌使人措手不及眼花缭乱。同时社会上不同的人对于价值观不同的看法就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合时宜的事物与表象,如今社会整体道德大滑坡世风日下又出现了许多违背道德良心的坏作风。
对于这些不良作风于是有人尽情埋怨!有人极力抗争!有人怯怯躲避!有人挺身而出!有人还治其身!有人我行我素!还有人极力效仿······!人们说三道四,个个摇头叹气,好像世界末日已经临头!其实大可不必,当你的眼睛看见别人错误的同时你的缺点也在别人看在眼睛里。社会上谁能跳出尘世的喧闹?谁又能浮出共同的世俗?
于是有人就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论调————“从娃娃抓起!”,想借此句“圣旨”来改变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从娃娃抓起”果然灵验吗?如果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当然要从娃娃抓起最为根本,如果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都“从娃娃抓起”就把这句话泛指了。
如果在“道德伦理”上“从娃娃抓起”就会适得其反功溃一旦!首先道德伦理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教育点拨开化愚钝,另一方面必须在社会上互相影响传承,言传身教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如果光让娃娃们去学校接受道德教育,那么孩子学了以后回到社会,面对社会上乌七八糟的现象,面对许多不讲道德的成年人不良表现当然又会随波逐流!
娃娃们是花朵,娃娃们是嫩芽!他们极容易塑造,当娃娃们纯洁的心灵在学校里经过了道德灌输以后还是要回到汪洋的社会,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孩子们面对的又是什么?在强大的社会潮流中学校的教育显得多么渺小多么软弱!娃娃们在纷杂的社会当中被裹挟得不知所措,只好跟着波浪汹涌而去!这就好像一株营养充足的幼苗刚刚出土,本来可以茁壮成长开花结籽,不想长大以后却被无数害虫咬得遍体鳞伤!
所以,道德教育决不能只“从娃娃抓起”,而是要全社会一起抓,而且必须从成年人抓起!这就像想要庄稼长好,只有先期底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后期加强打药治理害虫!
难道道德问题光“从娃娃抓起”,那些成年人就可以放纵堕落下去吗?
成年人们!自省吧!不要把自己当作圣人,不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宰,每个成年人在创造社会进步的同时又把污秽留在了人间,传给了下一代,正是成年人创造了这个污秽肮脏的世界!
鲁迅先生几十年前就呐喊“救救孩子!”谁去救?当然是成年人!怎么救?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狂呼————救救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