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不要强,别人帮不了忙!(相声现状)

(2007-12-27 15:50:49)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谈天说地

分类: 文艺,批评,评论
            自己不要强,别人帮不了忙!(相声现状)
               ***** 自己不要强,别人帮不了忙!(相声现状)*****  
 
     直言不讳!我说的是相声。你自己不要强,还死乞白咧的打肿脸充胖子! 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的相声有新意吗?说相声的不去钻研相声,一个个的都去干别的,相声界死的死了,跑得跑了,剩下一部分也在混日子!
    相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歹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如果丢掉了,在艺术的百宝箱里就少了一颗玻璃珠子!是玻璃的吗?哦!也许我眼花了,是水晶的!
    如果让相声存在,它自己又不上进!乍看起来,电视台搞了几次相声大赛,又有新人辈出,可是,怎么听怎么觉着浑身起鸡皮疙瘩,除了耍贫嘴,就是练舌头,要么还是那老一套“···蒸羊羔,蒸鹿尾,烧花鸭···南煎丸子,四喜丸子···!”要么就是“···打南边来一个喇嘛,手里拿着二斤塔莫···!”
    什么乱七八糟的!段子都长了毛啦!还拿出来当新鲜的卖,不怕人家到315去投诉你呀!
    电视里,台上俩人说着耍贫嘴的段子;台下观众咧着大嘴岔的笑着!是发自内心的笑吗?不会是副导演在一边领着大家作秀吧!这可没准!
    旧社会北京的天桥一带孕育了相声,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爱好,在相声中夹杂进了无数的低级趣味,所以,相声只能在天桥撂地摊或去庙会赶场,而且女人决不能去听相声。建国后,当时各自为政的相声界人士都被政府收编到了国家文艺团体,相声的去留就成为了相声人士的生存问题。侯宝林联合天津相声界几个人一琢磨----相声必须去粗取精,净化语言,充分利用相声的讽刺,幽默,夸张,针砭时弊的特点,创造出了一批相声段子的精品,相声才成为了语言艺术里一颗真正璀璨放光的“水晶珠子”!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相声又发挥了讽刺的特点,为揭露四人帮作了急先锋。当时听了姜昆的相声心里那个舒坦就别提了!
    改革开放了,生活慢慢变好了,文化慢慢地多样化起来,可是相声却丢弃了自己的风格,不敢讽刺,不再幽默,不去歌颂,没有凝聚,失去内涵,而且没得内容可说······,让我看,相声段子的素材多得是:社会的不良现象,不拘小节不道德的人和事;还有歌颂,表扬的就更多了。可是说相声的都干嘛去了? 是没得说还是不敢说?怕得罪人?怕惹官司?还是什么别的?
    马三立,侯宝林,马季生前呼吁,着急,随着他们的故去,他们的愿望也故去了!现存的相声人士口口声声要拯救相声,可我没看出他们的急切表情,一个个悠哉悠哉不管不顾!可不是嘛,一个个年岁也都不老小的了,再有几年也就退休了,反正现在钱也挣够了,管他呢!
    相声界还有一个要命的“诟病”---- 论资排辈,爷爷孙子规规矩矩。这个在旧社会怕别人抢去饭碗,占山为王的臭规矩一直保留到今天发扬光大!过去,你要想出头露面必须拜我为师,我是老大!不然,休想!郭德刚如果不拜侯耀文为师,他想在相声界立足,恐怕不那么容易。
    现在,在北京几经听不到相声了,要想听就得去天桥郭德刚的“德云社”。我以为,郭德刚也不是为了相声而奔命,而是为了“钱”,为了生存,既得利益,为了养活一家老小,纠集一帮徒子徒孙,说几段不疼不痒淡而无味的段子,总比在家里闲得没事干要强得多,反正也是“侯氏”的门徒了,大脑袋一晃,你能把我怎么样?!
    说了归齐,还是体制问题,现在主流相声都在国家的文艺团体手捧金饭碗,有吃有喝有工资,怕什么?什么都不怕!比起那些企业关停并转的下岗工人强一万倍!
    动物园的狮子,老虎都不会抓鸡了;家里养的猫咪和老鼠和平共处,虽然我的比喻不太恰当,可这是事实!相声演员就因为有国家养着,不愁天,不愁地。闲了没事去美国看看闺女,这不是挺好吗!干嘛费那个劲去拯救相声!累不累呀?!至于现在不去表演相声我们也没闲着,往电视台里托托朋友,搞搞关系,也让我过一把主持人的瘾,第二职业嘛!谁能眼红?!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如让主流相声演员都下岗去自谋职业,可能有人去摆地摊,但也说不定能有好段子霎时出笼!那才是相声的“救星”!
    振兴相声只有相声自己,自己不要强,别人帮不了忙!如果不行,就自己消失吧!别占着茅坑,别人想去而去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