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月日”集体备课

(2013-05-31 16:17:48)

 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本单元结构如下: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单元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单元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重难点突破措施:

1、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和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通过观察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过时间。

课时安排

认识年、月、日                    1课时

⒉24时计时法                         1课时

 

第一课时;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与收信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闰年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年历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确定起点

了解学生已知道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确立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引出课题。

二、分层探索,研究年历

1、初步观察,了解年历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仔细观察年历,积累自己的发现。

2)小组内及时进行交流与研究,共同完成学习单。

我研究的是               

一年有几个月

 

各月的天数

 

 

 

 

 

 

 

 

 

 

 

 

 

 

 

 

 

 

 

 

 

 

 

 

一年的天数

 

3)交流汇报小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如下:

一年:12个月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

小月:二、四、六、九、十一;(30天)

二月:28天或29天;

4)介绍大、小月记忆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小月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2、结合知识,尝试运用

1)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出生在几月?你出生的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2)老师出生在6月,你能告诉我,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今年老师的生日过了吗?

38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46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3、深入研究,了解闰年

回顾学生学习单中不同年份各月份的天数,引导学生发现,除了二月份的天数不一定外,其他月份的天数都是固定的。整理部分年份二月份的天数如下:

年份

二月天数

1997

28

1998

28

1999

28

2000

29

2001

28

2002

28

2003

28

2004

29

2005

28

2006

28

1)介绍说明,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2)发现闰年规律

⑴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发现闰年的规律为每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

⑵研究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

⑶判断平年与闰年,了解其特别性。

3)介绍平年与闰年的科学常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

⑴、每年都是365天。                           (  )

⑵、因为2100年能被4整除,所以2100年是闰年。(  )

⑶、一年之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    

⑷、凡单月都是大月,凡双月都是小月。        (  )

2、填空

1)一年有(   )个月。其中,(   )个大月,(   )个小月。

2)闰年的31日前一天是(   ),平年的31日前一天是(    )。

3)四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3、判断平、闰年

196819761981180020082049

4、思考题

小强今年已经12岁了,可他却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你知道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四、反思回顾,总结全课

师生共同进行。

六.出示珍惜时间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板书设计
                   
  
    
一年12个月
     
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
小月:4月,6月,9月,11
二月:2829
全年365366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
2
、使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口答)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3
、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事先录好的一段)同学们刚才听到播音员所说的“19“1930“2215等在我们的钟面上能找到吗?播音员所说的也是一种记时法,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种记时法——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体验0
  师: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先闭上眼睛想一想)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

2、感受一天24小时。

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晚上8时、9……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那么,你们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
  (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学生回答同时老师板书)
  3、学习24时记时法
  用24时记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然后老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师: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4、反馈练习
  (1)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九第2题,列成表格进行综合练习。
  (2)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
  (3)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1253024161845
  (4)分组对练。
  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
  一组把24时记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
  5、教学例3:(投影出示)
  一列火车 下午240分从北京开车,1745分到达石家庄。 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口答)默读题,说说下午240分、1745分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师: 下午240分表示开车时刻, 1745分表示到达时刻。时刻一般用几时几分来表示。下午240分用24时表示法就是1440分。
  老师把钟表模型拨到1440分。(现在这火车从北京开车了)
  请一个同学拨钟表到1745分。
    想一想,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3小时5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线段图。请在图中标出这列客车开车的时刻(1440分),及这列客车到达石家庄的时刻(1745分)。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怎样想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
  经充分讨论,学生回答:(从 1440分到 1740分中间经过 3小时,从 1740分到1745分又经过 5分,所以这列客车路上行了3小时 5分)

列式:1745-1440=3小时5

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收获?

四、你知道吗?

1.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天有24小时,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可是一个科学常识,看看吧。(课件演示)

2. 一天有24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那么,从古到今,都出现过哪些计时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介绍资料:日晷计时,铜壶滴漏,燃香计时,漏沙计时,水轮钟。)

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精确,计时法也越来越先进,小朋友们未来社会的计时法正等着你们去发明,创造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