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江西老表

分类: 昌盛散文 |
谯国堂《曹氏十二修族谱》富田房载:外祖父先里公(字辅财.号庆林。1894年-1963年);外祖母廖氏(1901年-1944年),生子二:希鑑(1925年十月初六-2005年)、希铜(1928年三月初二-1961年),生女儿:长适廖(改适袁)、次适朱;大舅父希鑑公,配欧阳氏(1926年-1947年),配周氏.号惠芳,旧学传人(1939年-2008年)。
慈闱曹氏,讳春贵(1933年二月初十-2003年),十一岁失恃,幸得欧阳舅母传授心术,虽然相处数载,而受益终身。祖父与严父曾为敝人争执传授心算与珠算,舅母惠芳先生传授国学,遥怀昔日之承欢,不经意之典故、谜语、诗词、楹联、正野史......脱口而秀,令人着迷,实则用心良苦,别具匠心。戊子冬吊唁,幸会白发老人,其辈分为舅母之叔,三代同堂,生死契阔。前辈以泪洗面执余手曰:“孙啊,昌盛,老朽年长汝舅母几岁,自少相依为命,哀哀叔侄,传承旧学。而今,孰料白车素马,哀乐低回。获悉汝吟咏流年,乃西乡偕周门之幸“。面对宿儒,扶棺泣曰:“晚生谨记于心,不辱使命”。
先慈生前,时唠叨有位胞姐走丢,或惊梦唤姐,虽然《曹氏十二修族谱》未予齿录,然舅父与慈母生前追忆,相对无言,唉声长叹。旧时谱牒,女龄不详,大舅与二舅相隔三岁,吾母与二舅相隔五岁,敢定走失的大娘应是二舅与吾母之间。倭寇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何况回首。大舅曾推测他的这位胞妹被天主教堂收留。某年雨季,慈母闻讯有女的西乡寻亲,沿路追踪,无果,而执意认定属她胞姐。
先慈幼年失恃,随外祖父寄住贺公塘,做童养媳,与家父成亲之绣花鞋为范老夫人之女红,膏火引线大爱焉忘?癸未年关,余披孝服赴曹老屋报丧,舅父平生积谷防饥吃斋念佛,舅母满腹经纶相夫教子,时已老矣,哮喘缠身。土壁窗前,获悉舅父曾为吾母出生后寒塘洗尿片,热灶煨羹汤,论证先慈之出生地为曹老屋。
《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隐溪因徐稚隐居而得名,1958年,成立白土公社,1984年3月,改为白土乡,1995年12月,撤乡设镇,隐溪与波垅同属以前之南昌市丰城县白土镇,当今丰城市归属宜春,似乎与衡州愈近。
无从考究大娘(吾母大姐)之芳名并生辰,脸型与举止与大舅近。八十年代,大娘偕二老板(袁美松)回衡省亲,据闻豫章娶亲价高,有幸于阔别半生之娘家谋得儿媳妇愉归。尔后,偕其三子(袁美成)回衡觅媳,好运不再。优生优育之年代,二表嫂回衡“躲生”,住吾家数月,粗茶淡饭,慈母关爱有加。再后来,美成老表几度入衡,与其交流,据述在长沙操剪,为人量身订做以谋生。九十年代始,大娘老了,表哥表嫂中断音讯,然二表嫂娘家与尚志堂咫尺之遥。
大表哥美根(耕?)来过舅父家一回,或许时间紧迫,未赴尚志堂看望姨妈。
大抵庚辰年(2000年)某下午,在昆明欣接大娘电话,虽然方言变味,但亲情无限,断断续续之语句里,心心相印,我承诺大娘:”等我有空,一定赴丰城来看您,接您回老家与我母亲、舅舅们聚旧‘。
心愿未了,而不久后惊闻噩耗,大娘驾鹤西游,于古滇之滨抬眼北眺,莫名地吟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句子,绵绵哀思长歌当哭。按豫章白事风俗,隔天天亮前入土为安。启亮兄与哥哥们推算时间与车程,无法拂晓奔丧,作罢。
娘亲姊妹俱作古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但愿有日前往丰城之大娘茔前,献一束花,奠几杯酒,填一首词。《篱边朱氏族谱》载开基祖方康公(字平安)于洪武年间迁自豫章,沧海桑田,寻根问祖,任重道远,深研谱牒,如履薄冰,豫章诸侯或洪武直系?令我迷茫与惶恐。
一千里路程,终归异域,
百廿年来往,难舍亲情。
前一篇:七绝.衡城甲辰大事记(电影篇)
后一篇:致江西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