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姐洋洋
空姐洋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025
  • 关注人气:19,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德国装修记 - 与德国工头过招

(2012-05-09 03:14:26)
标签:

德国装修

工头

家居

分类: 空中芝麻二三事

在德国装修记 <wbr>- <wbr>与德国工头过招

今天上午有人按家里门铃,洋和对讲机说了“哈喽”,那边回答的人,是我们新家小区的工头 - 克莱斯曼先生。他非常客气地说,需要我给他签个字,我想了一下,回答,“好,我这就下来。”

 

打开房门,他一脸的小可爱表情,还真吓了我一小跳,我故作镇定下,问他,“是签神马字?”

 

他说,是签刚刚工人来换的那块玻璃的字。

的确,早上八点钟就有人来换餐厅围墙的一面玻璃,当时他们安装时磨坏了一个角,因为玻璃当时没货,所以还要和厂家订,现在来货了就过来安装。

 

我对他说,“我已经给安装工人签过字了。”

 

“欧。。。我这边也需要您的签字,您知道。。。我需要给我们的顶头上司一个交代,您知道。。。我们的队伍管理得像军队一样的严格呢。。。哎。。签字真是一个麻烦的东西啊~~”他忽然特别献媚地唠叨着。。。

 

我仔细看了下他要我签的文件,的确只是为了这块玻璃的,所以就签了。

 

克先生立刻好高兴的模样,对我说了半天谢谢,特别是他超级卡通的表情,令我感到特别惊诧甚至有点小恐怖,这是因为,就在几日前,我刚刚亲身领略到了他的另一种面目。

 

这位克莱斯曼,简称克先生吧,是最近经常打交道的一位。

第一次见到他,应该是上个月我们领钥匙那天。

 

新家是新盖的房子,我们以前的家,离这里有大概50公里的距离,小洋不懂工程和工地上的事,加上住得远,因此所以盖房子的事情,全部是我家先生小托和他们交涉的,印象里搬过来之前我只来看过两次热闹。第一次是还是打地基时,第二次整栋楼就起来了,第三次,就是拿钥匙了。

 

工地上的人,我从来也没有印象。

拿钥匙那天,除了建房公司的负责人外,这个工头也在,没想到在德国拿新房的钥匙还是件挺郑重的事情,我们被请喝了咖啡吃了蛋糕,然后就领到了一个不小的盒子,里面是很多把沉甸甸的钥匙。

 

之后一些人过来和我们握手,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工头,他个字挺高,非常健壮,年龄大概四十五岁左右,碧绿的眼睛。他面相挺凶的,走路时两只胳膊都放不下,因为太健壮了,从背影看就是一个倒三角,当时令我一下子想到了绿巨人。呵呵这个电影我好像没有看完整,但是绿巨人的模样,还是会令人印象深刻的哈~~

 

后来我们搬了家,新房的工程没有按时做完,但我们以前的家必须按时交房,德国的规定是就必须提前三个月退租,下一个租户也等着搬进去,所以我们只好把所有东西家具先堆放到新家已经完工的房间里,晚上去朋友家睡觉。这种奔波的日子,持续大概了一个多星期。那个星期小洋刚好休假,就每天过来看看装修队伍的进展情况,当时一大屋子工人,乌泱乌泱的,我看着也头大。。。

 

一次就在我刚要离开房子想出去透透气时,忽然一个人很严肃地说了什么,定睛一看,就是工头克先生,他的南部口音特别的重,我问了两次才听清,原来他是在对我说,

 

“这个房子是托先生的,并且已经交了钥匙了,请您不要在这里随意走动!”

 

当时我马上明白了,他以为我是外面进来看热闹的人。

 

我有点想笑,但还是控制着,我对他说,

 

“我是托太太。”

 

他听了忽然恍然大悟!用手重重地捂住了脸,立刻伸手对我说抱歉。他说因为我们旁边的新邻居里也有一对中国夫妇,他把我认成邻居家的女主人了。

 

我和他握了手笑着说没关系,下次您见到生人请继续告诉他们别在这里随意走动哈!

 

我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他记不记得我一点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对工作认真,看到不认识的人往外轰啊~~特别是当时我们的房子里已经放了所有物品的时候。

 

过了几日我在新家旁边的超市里取钱,刚刚取好,就听身后有人特别大声喊了我的名字,当时吓了我一小跳,有人打劫啊?!

 

回头一看,又是这个工头克先生,他一脸笑嘻嘻的,走过来伸手马上说想再来道歉,那天不好意思,把我给认错了,真的不是故意的。。。blablabla...

 

我和他握手了,对他说,“这事我都忘了,呵呵真不要紧的。”

 

然后我就走了,他对我的背影还大喊,“请代问托先生好!”

 

当时他给我的印象还不错,觉得他办事挺认真,还愿意大胆承认错误,特别是这种不足挂齿的小事。

 

再后来家里的工程慢慢都一步步到了位,我们就开始了在新家的日子。

一天清晨,小托上班前,他和工头克先生在家里讲了半天工程上的事。之后托就去上班去了,而几分钟以后,克先生跑来让我给他签字。说是关于电窗板的。

 

我说,“这个字我不能签,我不清楚任何状况,您不是刚和我家先生见过面吗?为什么不让他签?”

 

克先生当时挺不高兴的,也不能说什么,就走掉了。

 

在德国(或者在任何国家),签字要特别谨慎,尤其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可不能乱签。

 

那几日我也发现,洗手间里的插座却一直没有弄。所以当家里来了一个电工,忙活了一些什么东西后,我就问他插座开关等什么时候可以装好?

 

他在那里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说要回去问一下。

我心想了,这有什么可问的?

但是还是先对他说,“好的你去问吧,请尽快来安装。”

 

这就是插座当时的模样。

 

在德国装修记 <wbr>- <wbr>与德国工头过招

在德国装修记 <wbr>- <wbr>与德国工头过招

暴露在外面的金属看起来挺恐怖,但我知道,隔行如隔山,这些东西在电工的手里就是小菜一碟。

 

电工离开后我出门办事,在路边碰到了工头克先生,当时他看上去没精打采的,我知道他也是负责电工的安排,就直接问了他,“我们电插座什么的什么时候来人安装啊?”

 

他当时的表情挺沮丧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对我说,“电插座不都已经安好了吗?”

 

我对他说,电工可能是在裸墙上把电插座弄好了,但当时我们的卫生间瓷砖还没有贴好,他们在上面弄好了,也是无用功啊?后来也许是瓷砖师傅把它们卸了下来,所以到现在都摆在那里,一直没有人来安。

 

克先生听了忽然毫无征兆地特别气愤的样子,说,让我带他去看一下。

我说好,就把他带到家里,指着窗台的这些壳壳盖盖的东西给他看。

 

他说,“您家的瓷砖是单找其它公司做的,在这之前,我们的电工都把所有插座弄好了,所以,我们建房公司已经把这份活做完了。如果您想找我们的电工来弄插座,要单交钱!”

 

他当时情绪无比的激动,我看了觉得好奇怪。

我对装修工程方面的确没有研究。但我知道,我们家的电工活全都包给建房公司来做,这个他们必须要负责到底。

 

我也还真不太了解这是不是要单加钱? 要交多少?

当时我想,如果明门规定必须要交的话,那也只好交咯。

 

我对他说,“我需要先和您问一下这个电工的情况,如果您说我们要单交钱,那我和托先生商量下。之后给您答复。”

 

这时候,克先生在我面前突然无比气愤地样子,好像变成了一个车轱辘,一直重复说,

 

“电工已经把工作做完了,是瓷砖师傅把插座取下来了,这个要由瓷砖师傅来负责。。。”

 

更令我觉得荒谬的是,他竟然还举了一个例子,说,

 

“ 如果您去餐厅点牛排,之后还想要一份小蔬菜,那是不是要单付钱呢?”

 

本来我不想和他直接讨论这个付钱的问题,但他这个不可理喻的说法还真挺让我生气的,我对他说,

 

“如果我在餐厅点牛排,那厨房里的师傅是不是做好了牛排直接扔到客人餐桌上就行了?还是应该先找个盘子,放在盘子里,再由服务员端到客人的桌子上?。。。电工明明知道墙是要做瓷砖的,在裸墙上把插座开关就安装好了,这根本不符合逻辑。我是您们的客户,客户要的仅仅是一个能用的插座和开关而已。”

 

克先生当时不是一般的激动和生气,他不是一般的壮,脸都气红了,一直在那里车轱辘话不停地说,电工已经做完了电工该做的。

 

我也没办法,觉得和他讲话很荒谬,就干脆走到房门口把门带开对他说,“我家先生会和你联系的。”

他临出门前仍旧很气,竟然对我说,“和您这种不懂的人我说不清!!!”

 

当时这话真把我气着了,我对他说,“您给我的这个答案我很不满意!”

之后我把门非常重地关上了。

 

真是岂有此理的一个人!我当时想,这是什么工作态度哇,我一定要向他们公司写封投诉信的!

 

之后我马上给小托打电话给他讲事情经过,他在开会很还挺忙,就在这时,门铃又响了,我直接就开了门,原来是之前来的电工。我门开得很猛,电工看到我有点心神未定的表情,他上来就说,

 

“今天晚上我们来给您安装插座。。。工头克莱斯曼先生说,这个钱由他来签字,由建房公司来付。”

 

当时我听了,还挺惊讶的,这是神马情况。

电工看到我的表情有点不对劲,也很好奇说,“您和克先生说什么了?”

 

“我只是问了一下什么时候来安插座的情况,他自己就先激动起来了。。。”

 

“没错没错刚才克先生非常的激动呢。。。”

 

因为我还在打电话,所以就没再和电工详谈什么。

小托在电话里也听到了我和电工谈话,他大笑起来,说,“看看,和你过日子,时刻都充满着变化和惊喜。”

 

还惊喜咧,这么点小事弄得这么复杂。。。

挂了电话,我开始在客厅收拾东西。因为还没有挂窗帘,外面的人路过窗前,也是可以看到里面人活动的。

 

就在这时候,克先生正好路过,他看到了我也看到了他,在那一瞬间,我想,虽然刚才和你的对话很不开心,但是看来你还是想通了关于插座的事,所以我向他招了下手,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答复或者谢意吧。

 

他也向我招了一下手,我当时的理解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在插座上达成了默契。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按门铃,我开了门,又是克先生,他进了门没有提插座的事,直接说让我给他签字,还是早上关于电窗板的事。

 

我当时觉得好奇怪,对他说,

 

“您早上不是都来过了吗?这个字我不签的,我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您去找我先生签吧。”

 

他忽地又特别生气,像疯了一样,开始大嚷起来,说他都为了我们的插座的事签字了,为什么我不给他签?!

这时神马思维方式啊~~

 

因为他的长相本来挺凶的加上很健壮,我马上把房门打开,他离开前竟然说了一句,

 

“这个地方我根本都不想来呢!!!”

 

当时我也惊到了,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个疯子,我对着他的背影大声说,

 

“Das ist nicht in Ordnung, das geht nicht!!!”(这很没有秩序,这样不行的!!!)

这句话不是骂人的话,它适用于任何我觉得不正常的情景。“有秩序”在德国人的头脑里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德语里的普通问候“您近来好吗?”,他们从来不会问“您吃了吗?”一般都会问我说的这句,“您那边一切都还有秩序?(即您一切都好?)”

 

所以当类似荒谬的事情发生时,对他们喊一句,“你这样做很没有秩序,这样不行”,一般都特别的管用。可以把他们一时间“混乱的秩序”的大脑拉回原位。

 

我平时尽量避免没事爱和别人生气,和别人叫唤自己也没有风度,没有意思不是?

但是遇到这样的人,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啊~~

 

就在我气儿还没有顺时,门铃又响了,我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通过对讲机,那边的确是克先生。

 

他说,他想和我谈一谈,还用了persönlich这个词,即“私下里”~~

我和他有什么好私下谈的!

我马上对他说,“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以后有事请直接找我先生!再见!”然后就把线关了。

他又接着按门铃,我就不接了。真把我气死了。

 

遇到这种情况,还真是头一次。

莫名其妙为这么几个插座搞得这么生气,哎这叫什么事啊。。。给托同学打电话想得到些关心和同情,可那边一直占线。。。忽然觉得全身心很累很困,倒在床上我就立刻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慢慢醒来时,好想喝水。。。

刚爬起来,门铃又响了。。。这时的我好像为了下一轮战斗已经充好了电,直接就接了对讲机,还真是克先生。

 

他说,他要和我谈话。

 

我当时很心平气和地,好像在说别人家事一样对问说,

 

“我和您真没什么好谈的,和你讲话只能令我生气。所以我不想再和你说话了,你滴明白? ”

 

其实当时我下一句马上就要说,“如果您再来的话无理取闹的话,我就报警了!!!”

同时我心里在嘀咕,德国的匪警是多少来着?好像不是110,好像是112吧。。。

 

他忽然说,“我是想,和您道歉,和您诚恳地道歉。。。面对面的道歉,希望您给我一次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那次在超市门口他对我因为认错人的事情诚恳阳光地道了歉,我根本不能相信绿巨人刚刚暴跳如雷的样子,突然就这么想通了,放下他尊贵的架子来和我道歉?

 

他在那边一直重复,说自己近来工作压力特别大,心情不好等等。。。

 

我有点心软了,觉得他在路边对着对讲机道歉,有点不合适,我对他说,“我这就下来。”

 

我打开了门,他满脸堆笑,把刚才压力大的事情所以心情不好的事讲了一遍。

 

妈妈常说,得饶人过且饶人。

人们常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纸。

 

面对一个面相这么凶,如此暴怒的人,见到他忽然像孩子一样的认错时,我觉得也别说什么了,特别是,家里的工程仍旧没有百分百完工。

 

我们握手,和好如初。我能感觉到,他也不是什么坏银,虽然长相有点和土匪靠拢,性格很爱较真儿,但我还是很佩服他心里的公平,知道自己失礼,自己的行为“很没有秩序”,可以勇敢地不怕丢脸地来承认。

 

当天晚上,电工挺早就来安插座了,和我想得差不多,也就是一碗面的光阴,他们就把所有的插座弄好了。

我心里真觉得哭笑不得,为了这么几分钟的事,和工头打了这么戏剧性的交道,唉---

 

弄好了后是这个样子。

 

在德国装修记 <wbr>- <wbr>与德国工头过招

这是电床板的开关~~


在德国装修记 <wbr>- <wbr>与德国工头过招

 

第二天,之前我们催了几次都不来做的露台,克工头就派了工人来弄好了。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他特意安排的。

 

后来的几日我和他在路上也碰到了几次,像没事人一样打个招呼。

可我心里一点也不希望遇到他,因为不知道下次这位火山啥时候爆发?!

 

直到今早他为了一个签字来找我,做出一副可爱装,令我觉得很不适应。他完全不用这种样子的,我能给他签的东西,我肯定会签。不过他这样至少还是比暴怒骂人的模样顺眼很多呢。

 

关于家里的装修,咱也算出了力了哈。  

 

德国人总的起来都是直来直去,比较好了解的人群。和他们打交道,我个人觉得和我们的一句中国老话很搭,即“不打不相识”。

 

德国人性格里有一种“很幼儿园大班”的想法,就是用特别幼稚的方式去打探对方的底线。如果对方比较好说话,他就会如同小孩子一样越来越“调皮和过分”,如果对方马上就比较强硬告知,这样做不行,这样做很没有秩序,那他就老实了,才会对对方有点起码的尊重。

 

所在在面对这种小孩子时,越早把自己的底线亮出来,越好。

 

对于这种游戏规则,我至今都不能很认同,也不喜欢。

我不喜欢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点点地利益,就故意去表现得特别强硬,甚至要暴怒。

 

中国人一般认为,两个人相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撕破脸皮,不然就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

但是和不少德国人相处,好像,只有先撕破脸皮,这日子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我之前写的不少《空姐飞行日记》里,也总结了不少类似的经历。

 

嗯,看来,在德国,要时刻准备着和他人撕破脸皮,不要投入情感地相处。不然自己会特别受伤害。

 

在这么一个新新世界里生活,只能按照这里的游戏规则玩儿。

实在玩儿不到一块儿时,喊一句,“你这样做很没有秩序!”看来真是挺管用哈~~

 

对于我们这些经常要穿梭在中国和德国文化世界里的人,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清说话对象。如果因为我们在德国社会里,就把自己完全变成很直白的德国式,那么作为一个本来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也太不可爱了哈。

 

一切试情况而定。

如果是面对特别“幼儿园大班”德国人,那要采取和德国人的相处方式。

和中国人相处时,还是要回归到我们比较认同和熟悉的方式中。

做到这种思维转换一定也很不容易,就每天学习一点点吧~~

 

这就是生活,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欢乐的地方,就会有无奈。

 

每每经历这些五味交杂的事情,我都会不禁想起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来哈。。。她那时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都能快乐的生活,我们现在更没有理由无止境地怨天尤人呢是不是?

 

没有人逼我们来到德国工作和生活,既然大无畏地来了,那就好好定下神来体验下这里的人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