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2010-04-09 18:26:18)
标签:
文化 |
柳宗元不仅山水诗写得好,山水游记写得也非常好,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比如著名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隔着竹林,听见清泠的水声,仿佛玉佩与玉环相互在碰撞,这水声真令人神往!于是从竹林中开出一条小路,走下去,便看见一处小小的水潭。潭水的水底是一整块大石头,石头有些部分从水中冒出头来,形成潭水中的小岛。潭水周围是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它们的枝条彼此缠绕,参差不齐,随风飘逸。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í)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水是如此的清澈透明,潭中的一百多条小鱼,好像都在空中自由地游来游去。阳光照射在水底,将鱼儿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它们或者呆呆的不动,或者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如此的轻快,好像在与我们一起游戏玩耍。
多美的景色啊!简直像是仙境一样!其实,大家可能不了解,在柳宗元眼中,永州的仙境可不止这一处,而是至少有二三十处,其中最有名的就有八处,这些仙境都是柳宗元一点一点从永州这座荒凉的小城中发掘出来的,你看:
在永州的西山上,他登高一望,千里江山,尽在怀抱之中,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在山上痛饮美酒,饮罢必醉,醉后倒头便睡,睡着了就做各种有趣的梦,感觉自己的身体、心灵已经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了。
在西山旁边,有一处深幽的潭水,中秋夜晚,天高气爽,明月当空,看一股飞瀑落入深幽的潭水中,心情真是舒畅!在这潭水的近旁,又有一处小山丘,山丘上怪石嶙峋,草木繁盛,躺在草地上,天上白云朵朵,耳边流水潺潺,周围奇峰罗列,不由得你不心旷神怡啊!一阵暖风吹过,大树小草随风摇曳,落英缤纷,花香阵阵。
在更远处还有一条石渠,溪水在渠中曲折蜿蜒流过,溪水两旁都是奇花异草,坐在树下乘凉,风吹草木,传来的声音仿佛美妙的音乐,好像就在耳边,细细听来,又似乎很远……
美不美?确实美,美得让人心醉!
可是这样美的景色,在永州却从来没有人注意,没有人赞美。
柳宗元抱怨说,就那一处一亩地大小的土丘,景色那么美,只卖四百两银子,却多年死活卖不出去,我深深同情这美丽的小土丘的命运,于是将它买了下来。跟几个朋友平整土地,铲除杂草,修剪花木,这小土丘立刻就焕然一新了。唉,就凭这小土丘的美景,它要是在长安,其价格每天可能会涨一千两银子,可是在永州这个偏僻的地方却无人问津,贩夫走卒们
还有那个石渠,那么美,却从来都没有人注意它,所以我把它记下来,写成文章,刻在石碑上,希望后来的人能够知道石渠的景色。柳宗元感叹,永州的景色这么美,没有能够在富饶的中原地区大展风采,却偏偏被老天爷安排在这偏远的蛮荒之地,可以说,再过一千年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仙境!有人说:老天爷将这绝佳的胜境安排在永州,就是为了安慰那些被贬到这里的人们的。唉,信与不信,只有天知道了!
讲到这儿,我们大家可能对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品出点儿味儿来了。永州的山水,千百年来不为世人所知,也算是怀才不遇了,如果没有柳宗元对这山水之美的发掘,永州的山水恐怕永远也只能是埋没在荒郊野外的乱石岗里了。所以,柳宗元与永州山水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也算是同命相怜,惺惺相惜吧!在柳宗元眼中,永州的山水也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的角落,与他一样怀才不遇啊!这样一看,永州的山水,果然是美,但也可怜,而柳宗元在发现、发掘这美的过程中,也再一次美并痛苦着。
不过,大家可能会说,不管怎样,柳宗元还是立了大功了!如果不是他,我们哪里会知道永州还有这么多的奇山异水?哪里会将欣赏的目光投向永州呢?下次带着家人去这儿好好的玩儿一趟罢!你先别急,永州的山水为世人所知,是不是占了柳宗元的光,是不是真的美名远扬,先放下不说,这里还有一段公案没有了结呢!
大家也许不知道,柳宗元为永州的山水扬了名,可是永州的山水不仅不感谢他,不领他的情,反而对他非常不满!觉得吃了柳宗元的大亏了!
在柳宗元的眼中,不是山美水也美吗?不是写下美妙的文章,刻在石碑上,要让永州的山水扬名后世吗?怎么山水还会埋怨他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柳宗元写的永州的多数山水,都跟永州的一条溪水有关系,这条溪水是潇水的支流,叫做冉溪,柳宗元笔下的山山水水大多都分布在这条冉溪的前后周围。
冉溪这个名字很奇怪,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呢?有两个说法,一说有冉氏家族的人曾住在这里,一说冉溪水色发蓝,可以染衣服,所以也叫做染溪。这两个名字不管是哪一个,都是有来历,有说法的。可是柳宗元来到永州之后,二话没说,就给人家把名字改了,改也就改了,改的好听也罢了,没想到,改得不但不好听,反而难听了,改成什么名字了呢?改成了愚溪。
第一,我因为生性愚钝不合时宜而被贬永州,来到永州后,非常喜欢冉溪这条溪水,索性就住在冉溪的旁边,于是就叫这条溪水为愚溪。这是第一个原因,是柳宗元自己的原因;
第二,是历史的原因。柳宗元讲了一个故事,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个老人,被村子里的小伙子欺负了,却并不告官,村子里的人都说老人愚蠢,称他为愚公。齐桓公问自己的宰相管仲,这个老人为什么不告官呢?管仲回答说:老人不是不想告官,而是知道官场黑暗,告了也是白告。后来大家就把这老人住的山谷叫做愚公谷。
柳宗元说,我刚住在这冉溪的时候,当地人还在吵吵闹闹,争论它到底叫冉溪还是叫染溪,我看呐,从我个人的原因,再参考历史的原因,索性叫愚溪算了!
听到这儿,大家可能会说,哎呀,我们以为多大个事儿呢,不就是一条溪水的名字吗?又不是把整个永州的名字给换掉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没事儿!我还真告诉你,柳宗元换的可不只是一条溪水的名字,他换的可多了。
愚溪上有一座小土丘,他起名字叫做愚丘,愚丘的旁边有一眼泉水,取名愚泉,愚泉流过一条水沟,取名愚沟,泉水郁积形成水池,取名愚池,愚池东边有一座房子,取名愚堂,愚池南面有一座亭子,取名愚亭,愚池中央还有一座小岛,无疑的,肯定也是叫做愚岛了!真是愚成一片了,整个一个愚的群体,愚的景观群体!
柳宗元这边儿给人家永州的自然山水洋洋洒洒取了一大堆“愚”字开头的名字,五天之后,马上就遭到了永州山水的激烈反对与强烈抗议,这可不是绿色和平组织跑到柳宗元家门口表示抗议,而是愚溪的水神半夜进入柳宗元的梦乡,向他表示抗议,跟他要个说法。
柳宗元在《愚溪对》中记录了他与愚溪之神的这场对话。
愚溪之神质问他:您凭什么侮辱我?给我叫这么个名字,什么愚蠢的溪水?要真是那么蠢也就罢了,可您看我是那种愚蠢的家伙吗?我听说闽地有一条河叫做恶溪,河水产生毒雾瘴气,使人生病,河里有凶狠的吃人鳄鱼。西海有一条弱水,涣散没有浮力,连小草都浮不起。在秦地有一条河叫做浊泾,这条河泥沙堵塞,激流翻滚,根本看不清它的底细。在雍州西部还有一条河,名字更难听,叫做黑水。为什么?因为这条河幽暗险峻,来路不明。又是恶,又是弱,又是浊,又是黑,人家这样叫它们,它们自己也无所谓,那是因为它们自己就不好。可是我不一样啊,我这冉溪清澈而美丽,你不是也喜欢我吗?我能浇灌菜园子,能让船儿平安地游来游去,您住在我这儿,却给我起这么个愚蠢的名字,不感激我却侮辱我,难道就不能改掉吗?
你看,这愚溪之神掌握的情况还比较全面,而且人家质问的也有道理啊!你吃我的,喝我的,欣赏我的,却说我的坏话,道理何在呀?你得给我个说法!
那么,柳宗元能给人家一个什么说法呢?
柳宗元回答说:给您叫这么个明显愚蠢的名字的确有点冤枉,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自己是个愚钝愚笨的家伙,又喜欢您,才这么叫您,您可千万别介意!我告诉您吧,叫您蠢,您自己未必真的蠢呀!您听说过吧?有一种泉水,叫做贪泉,据说喝了这泉水的人都很贪婪,看见宝贝就两眼放光,其实哪有这回事?这只不过是有贪心的人喝了泉水,就这样称呼它。您很不幸,招来我这么个愚蠢的家伙,只好顶着这么个愚蠢的名字,您就忍忍吧!
柳宗元接着给他出主意,说您要想改名字也不难,只要能把那些当权的达官显贵、重量级大臣招来在您这儿住下,您这名字肯定能改成智溪,智慧的溪水。可有一样,人家也得愿意来你这蛮荒之地呀,没办法,只有像我这样愚蠢无用的家伙才会被贬谪到这儿来,我实话告诉您吧,您呀命不好,只有我这样的人陪着您,喜欢您,您不叫愚溪谁叫啊?
听柳宗元这么一说,愚溪叫起来啦:你这是怎么说话的?凭什么呀?哦,你自己要死了,还拉个垫背的,你自己犯蠢,还拉上我给你做陪衬呀?你愚蠢你自己的,干我什么事,凭什么把我拉扯进去?
柳宗元说:凭什么?你听着:
古代有个人叫做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治长》)。国家太平的时候他很智慧,天下一乱套他就装傻,这叫做大智若愚。颜回跟孔子说一整天话,“不违,如愚”,不发表一句与孔子不同的意见,好像傻傻的,其实一点儿也不傻,装傻呗。这也叫做大智若愚。而我呢,大冷的天,人家穿棉衣我却穿夏装,大热的天,人家都就着凉风,我却要去火焰山,我只知道快马加鞭,却不知道山路与大路的区别,因此摔坏了马车,我只知道使劲划桨,却不知道激流与静流的区别,因此沉了船。我脚踩进陷阱里,头撞到木头石头上,冲进荆棘丛里,面对着毒蛇蜥蜴却不知道害怕,得到了却不满意,失去了也不郁闷,整日里混混沌沌,醒不过来,我生活在太平盛世,却做了许多违背常理的事情,我这不是装傻,我是真傻,您看看,我就是这么个状况,您要怎么样吧?
简单说一句话,我就是这么蠢到家的一个人,你就撞上我了,你看怎么办吧?这真应了那句俗话了,胆大的怕拼命的,拼命的怕不要命的,愚溪啊愚溪,对柳宗元这样傻到家、倒霉到家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呢?
愚溪之神叹了口气,说:“嘻!有余矣,其及我也。”唉!啥也不说了,你真是太蠢了,太傻了,也难怪,这么愚蠢,怎么会不连累到我呢?说罢,对着柳宗元拱拱手,拜拜了。
你看,今天我们讲的主题就是柳宗元跟自然山水的对话。可是依我看,他跟自然山水的对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天上白云飘呀飘,地上流水哗啦啦那么美好,那么简单,他们的对话有点火爆,有点感伤,有点凄凉,也有点无奈。
没错,永州的山水之美是柳宗元发现的,但是他发掘这山水之美的动机,不仅仅是因为它美,更主要是因为这些山水与他有同样的遭遇与命运,与他一样不为世人所知,不为世人所理解。可是说实在的,柳宗元对于永州的山水而言,真是成也宗元,败也宗元。所谓成者,柳宗元极力地赞美、宣传永州的山水,使之为世人所知,使之不至于永远被埋没在蛮荒之地,这是他的功劳;所谓败者,他将永州的山水以愚蠢之名命名,又使得永州山水的愚钝之名也远播群山之外,使得世人不仅知道永州山水之美,也知道永州山水之愚。
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柳宗元与自然的对话,就是在跟自己对话,永州的山山水水其实就是柳宗元自己人生命运的化身,永州山水的美就表现着柳宗元的人格之美,而永州山水的怀才不遇、不为人知就是柳宗元的怀才不遇、不为人知,而永州山水的愚笨愚蠢、不合时宜,其实就是柳宗元的愚笨愚蠢与不合时宜!
柳宗元说:“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愚溪诗序》)我用自己这愚昧的诗文来歌颂愚溪,冥冥之中仿佛与愚溪合而为一,超越了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柳宗元不仅乐山乐水,更重要的是他与山水融为一体,用山水来写文章,用山水来写人生,用山水来表达心灵深处的思想,山水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灵魂的象征。这就是他与自然山水的关系,这就是他与山水自然对话的结果与目的。他的山水文章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韩愈说得好啊,“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如果柳宗元被贬斥的时间不够长,其生活没有窘困到极点,他即便是文学天才,也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伟大的成绩。如果我们让柳宗元实现了个人的政治抱负与心愿,让他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政治人物,但是用那个政治家来换这个文学家,什么是得到,什么是失去,我想有见识的人是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