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地产“456”现象该如何看?

标签:
财经 |
最近两天,我看到一个网友写的一篇文章叫“对房地产的‘456’,当如何理解与看待”,我觉得他的观点很有道理,也十分赞同。
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318/f80d606fc6174c23b2a1df6f83e302de.jpeg
房地产的456就是我国房地产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40%,对我国经济贡献达到了50%,我国居民财富60%是房产。看起来,房地产确实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但是,细细想来,不能只看光鲜的表面数据,还要看到数据背后的真实内涵。一是占据40%银行贷款,表明银行近20年来银行机构对房地产支持的力度之大远胜于对实体企业的支持,使得相关产业以及实体企业的支持受到了银行信贷的挤压,这也造成了我国房地产的快速膨胀,达到了今天严重过剩的程度,给房地产业自身以及银行信贷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近年中小房地产破产关闭以及少数头部房企的信贷违约风险就是证明。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0318/14c3732e4ad446ed8d1b61896837cf8e.jpeg
二是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0%,可能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确实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我国经济的整体贡献率可能并没有这么高。据相关部门披露,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是7%左右,这说明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与其所占据的三分之一强的信贷规模是不相称的,其投入与产出是不对等的。而且,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后果是直接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大规模扩张负债的行为,使得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少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也对经济失衡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三是占居民财富的60%。那位网民朋友说得好,即便房子的财富在增长,并非民众实际住房面积有多大的增加和改善,而只是因为高房价推升了房产价值,同样面积一套房子20年之前可能只值50万元或100万元,而现在则涨了到200万或500万元甚至更高。同样,也因为高房价使民众越来越受到房子的捆绑,家庭负债率大幅提高,几乎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购房或偿还房贷,还有的成了房奴,不仅影响了民众幸福指数,也严重削弱了国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也直接导致疫情三年大家不敢消费、不能消费,使经济增长内生动能减退。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318/ad36a93122c04a6e9abe23d61640dcc2.jpeg
所以,现在看来,还得对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尤其在相关支持政策上也应有所调整,这就是国家不应把发展经济的重心放在房地产上,到了该将房地产发展交给市场说话以及决定其“生死”的时候了,国家只要搞好政策性保障房或政策性租赁房建设就可以了。今后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应真正转移到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及号称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业上,真正激发民间创业创新激情;并在消费上出台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使我国经济复苏能蓄积强大的动能,打好牢固的基础,为完成今年经济增长任务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