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据近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长7.8%,渗透率为36.3%,同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219/a729be01123b480ea4b124ddb532e80f.jpeg
同时,列出了31个省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排行榜,将全国划分为四个梯队,即渗透率均超过35%的被划为第一梯队,包括上海、海南、广西、河南、重庆、浙江、天津、北京等8省市;渗透率30%至35%之间的省(市)被划为第二梯队,包括江苏、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山东、湖北和安徽等8省;渗透率在20%至30%之间的被划为第三梯队,包括河北、福建、湖南、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吉林、辽宁等9省;渗透率低于20%被划为第四梯队,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青海、西藏等6省(区)。
新能源车渗透率排行榜基本反映出了我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总体状况,让全社会知道了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呈现地区不平衡特征,也显示出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大致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一致的“经济性”特征:即经济发展基础牢固、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的省(市),新能源车渗透率相对较高,上海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了50%,成为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省(市),其他省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则相对较低。
当然,也还有例外的,那就是尽管经济发展速度不是最快的,经济总量也不靠前,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依然名列前茅,这主要是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出台的相应鼓励政策措施力度大的因素推动的,如位列第一梯队第二、第三名的并不是经济总量较大的直辖市,而是海南和广西两个省份,这与两地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有密切关系。比如海南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最早宣布禁售燃油车,到2030年,全岛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和基础设施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消费者用老旧汽车置换新能源汽车,可直接拿到8000元补贴;另外,用车环节还能申请1500元至2000元充电费用补贴。
广西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也豪不含糊,在停车、充电、电价、路权等多方面均有优惠政策,如市政道路旁停车位减半收取停车费,政府投资或利用国有资源建设的停车场充电时,免交停车费,并对充电/换电设施建设、运营进行补贴;对于新购置广西本地产新能源营运车每年每车补贴4000元。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1219/721dd487c6ad4af68e0fee204d71ebbc.jpeg
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高质量方向转型,尤其是我国政府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形势紧任务重,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成了未来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必选路径。显然,新能源车不仅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我国汽车企业未来能否占有更大市场、不断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角逐场。
显然,我国要推动新能源车加速布局,必然要把提高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从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看,为了少走弯路,提高新能源车推广效率,并着力减少汽车产业损失,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并须努力加以解决:
其一,对我国汽车产业在总体上进行重新布局,制定新能源车发展产业规划,确定不同时候的生产与销售数量。也就是对我国现有新能源车产业和燃油车产业在地区之间进行合理调整,即在南方气候比较温暖、基础工业雄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各类基础设施不错的地区适当增加或重新布置新能源汽车工业,在北方地区适当压缩或撤减新能源车生产,保有传统燃油车生产;同时,加大现有新能源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和整合力度,推动新能源车形成拳头品牌企业,提高整个新能源车产业生产效率,扩大生产数量,使我国新能源车能够突破现有生产瓶颈,不断向着高品质方向发展,更加适合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需要,力争销售量也有一个新突破,推动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接近或超越当前世界上新能源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219/a2276ca9c6f643f098f8f63319cede34.jpeg
其二,从中央到各地政府应出台更为有利的政策措施,对新能源车企业在研发、推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主要是政府设立新能源车研发奖励基金,用于鼓励新能源车企业不断研发推出高科技新能源车,攻克新能源车科技难关,使新能源车现有各种缺陷得以弥补,使新能源车更加适合国民消费胃口,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为更多民众选择新能源车出行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对新能源车企生产与销售实行优惠财税金融政策,主要是减免税、低利率贷款,减轻新能源车企负担,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新能源车企能够顺利生产,不断扩大生产供应量,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购买需求。
此外,各地政府应积极响应中央政府有关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要求,解决新能源车社会推广的硬软件制约问题:一是在促销政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充电等基础设施保障、平均消费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气候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发挥更为有利的政府推动与指导作用,及时为新能源车生产与营销解决实际困难,彻底释放新能源车社会消费潜能。二是加大各类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主要是在充电桩、停车、购车补贴、道路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为新能源车销售营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解决新能源车推广有可能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
其三,发展和推广新能源车,各地政府除了积极努力之外,还应坚持科学谨慎态度,避免各种盲目求速以及攀比行为,确保新能源车发展稳妥和可持续。新能源车渗透率排行榜其实反映的是能源车在所有汽车销量中的占比情况,它表面反映的是一个销售数据,但实际折射的却是背后许多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强弱的现实,更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实力。由此,未来各省市要发展新能源车,提高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还是要遵循科学,首先必须将各种基础设施、优惠等等软硬环境都考虑周到,要量力而行,防止盲目蛮干的发展行为,否则只能会得不偿失,不仅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难以提高,还会形成新能源车的产业损失,最终影响新能源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大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