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按揭房贷者千万莫被“经营贷还按揭”忽悠了

(2022-12-14 10:26:28)
标签:

财经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之前我的两套房子共有房贷145万,但两套房子的房贷利率很高,一套是4.75%,另一套是6.1%,每个月还房贷就要9000元左右。”在得知可获得3.7%的经营贷利率后,杭州购房者文静心动了。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文静一次性还清了两套房子的贷款,按照3.7%的经营贷利率计算,月供节省了3000多元。(12月8日中国新闻网)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209/4061918c976b4974a1ca863f36087e4b.jpeg

“经营贷还按揭”为何引起了市场主体的关注?无利不起早,巨大的利率差也!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一个有需,一个有求,一些“高位上车”的购房者希望能够通过经营贷套现来减轻还贷压力;一些中介机构也借此机会开展业务,声称可以帮助购房者省下一大笔利息。“经营贷还按揭”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如果购房者手头没有闲置资金,则需要寻找垫资方,用过桥资金还清原有房贷;同时,在购房者职业允许开公司的情况下,由中介公司帮忙申请壳公司;最后,再由中介公司对接熟悉的银行,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将房子抵押给新的银行,经营贷会发放到上述壳公司的公司账号中,再由中介机构帮忙提款。如此“牵手”似乎是双赢——中介赚到了服务费、套现费、购买公司的费用等,购房者少付的利息等于多了一笔可支配收入。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1209/5aa85a7ec2e84f878958f22f43707e74.jpeg

但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经营贷置换房贷不仅存在诸多隐性收费,过程也较为复杂,后续还可能出现一系列风险隐患。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整个流程繁琐,办理周期不同,贷款人所付出的最终成本并不可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贷款人来说,垫资的费用外加中介其他环节的收费,实际上贷款人最终并没有省下多少钱,还担着很大的风险,简直就是“买椟还珠”啊。此外,即使是顺利申请到经营贷并还清了房贷,后续的法律风险和偿付风险依然存在。其中,银行断贷、个人征信记录受影响、合同欺诈等可能都是贷款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此,广大购房者须擦亮眼睛,别“识划不识算”被“经营贷还按揭”收了智商税。须知,前期涉及的编造虚假材料,通过注册虚假公司骗取贷款,严重一点就是骗取贷款罪,贷款人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实在是得不偿失。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1209/48b489701cf44b37bcc605b0cf32fb4f.jpeg

不管是增收节支提前还按揭,还是希望节约利息支出来看,想法是美的,但有极大风险的事不可做,要有合法合规的底线意识。对于经营贷流入房市,监管部门早就明令禁止,对于市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期,用经营贷置换按揭贷卷土重来,为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提供了空间。若“经营贷还按揭”盛行,“结果将很坏”,会导致居民、企业杠杆负债率上升,容易引发局部房地产过热,干扰市场对楼市稳定预期。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对房地产资产过度依赖,容易引发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削弱稳健经营基础等。

因此,在跨市场资金存在套利且检查资金违规使用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就必须在相关贷款各环节严格把关,压实责任。对发现违规使用贷款资金苗头及时预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一定惩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