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标签:
时评 |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9月金秋时节,泥土芬芳,花草清香,一面微风拂面而来带着收获的味道,走进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金瑞镇利田村“丰”景如画。眼下,正是秋葵的收获期,在袁州区金瑞镇利田村种植基地里,枝繁叶茂的枝桠上挂满了长长的秋葵,暗绿色的秋葵植株长势喜人,每一株都挂满了秋葵花、秋葵果粒及成熟待摘的秋葵果实,紫得发亮,甚是惹人喜爱。村民们在基地里一边忙着采摘秋葵,一边将秋葵整齐地放入箩筐,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9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0915/1c9e4bd0baa14b5b885bc15eedab19ca.jpeg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种植户何和生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易受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调雨顺,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反之,减收。二是国家涉农方针政策计划的调整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三是农民的某些方面就有偶然性和变动性,如供求关系等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君不见,2014年何和生承包70亩水稻,亏本3万多元。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0915/22aa079973c247e5a23d691e4c6e0c9b.png
而后,他又种植西瓜、甜瓜,屋漏偏遭连夜雨,又给何和生带来巨大的损失亏本两万多元,这些让他初次尝试屡次受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贵的是,“男子汉要拿得起放得下,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屡败屡战,主动参加了本村农民科技培训班,听农业专家说分宜的秋葵蔬菜种植很成功,找到那里的种植大户,花了几千元钱学习他们的种植方法,终于能学到了种植技术。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迷失自己。令人欣喜的是,在政府和合作社的推广下,看准了市场的前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起秋葵,从当年就赚了2万元到现在商贩不仅主动上门订单,销售渠道还拓宽到了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计利当计天下利。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叫富。他颇具家国情怀的是,一方面,通过发展产业把周边劳动力到基地里务工;另一方面,鼓励本村脱贫户一起创业,将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并为他们讲解种植技术难题。同时为村集体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致富领头人,全村农民才有了好的奔头,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0915/df63a26caad044aa9ce03878ead04bff.jpeg
从种植户何和生的“秋葵种植好‘钱’景,丰收致富‘笑兮颜’”的实践开始过程和结果来看。今年55岁的何和生种植年龄还是偏大了些,因为现在愿意下地种植的劳力越来越少,人工费越来越贵,年轻人掌握操作高科技农机、“智慧种植”的一技之长,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农业的根脉才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