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售卖摊彼此间信任的味道非常甜
标签:
时评 |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7月29日,浙江杭州。瓜摊摊主俞阿姨右手残疾,种西瓜补贴家用,设置无人售卖摊。每个瓜称重后明码标价,自助西瓜摊卖出500多斤瓜,收到的钱却一分不少。(8月3日澎湃新闻)
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807/6b6ddb89ae274b4faf89efd8aca42c2b.jpeg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同样,彼此间信任的味道也非常甜。这种“甜味”平等互信、温情脉脉,特别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和谐,在于卖者信任买者——“把瓜放在这里我很放心,即使有人手头不宽裕,吃个瓜解解渴也不碍事”。对于卖者而言,更“经济乐活”的是——摊主俞亚娣介绍,“天气太热,我一直守着西瓜摊也不方便,于是想到了无人售卖的方式”。
而且,买者也不欺骗卖者——过往行人及货车司机时常来光顾。“差不多20天小摊卖出了1000多斤西瓜,我收到的钱一分不少”。卖者和买者双方之间都把对方当成“性本善”的好人,可以信任的人,卖方尝试无人售卖;买方都很讲诚信。殊途同归,这样双方之间都不会去破坏这种弥足珍贵的信任,而事实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他们之间确实经受住了诚信的考验,两个巴掌拍在一起,方能保持这样的“诚信如斯”。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807/deb1f5c9c62f468a947de8d1f3be7f38.jpeg
曾几何时,我们苦苦追求“吃饭不花钱”的理想社会,奢想过“不得短斤少两”“不得高抬市价”等老少无欺的公平交易。可是,在市场经济的熏染下,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影响,一些人“利”字当头,诚信尽失,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原本纯朴的民风如清澈的河水,也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被污染,人们便难以抵达美好的彼岸。今天,这种现象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却是靠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在严防死守,即如城市街头一个无人售货亭,既要坚固的玻璃钢筋防着,还有无处不在的“天眼”监视着,让人如芒在背,极不自在。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807/8f69b957dd8148e2b5f89b82d600614d.jpeg
在此背景下,自助西瓜摊火了!没有一次逃单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如一张道德试纸,测出彼此之间的诚信度。因为自助西瓜摊是自律而非他律,摊主卖的已不是西瓜,而是诚信、文化和情怀,自助西瓜摊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节约了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信任与良知为基础的道德风气。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自助西瓜摊并非孤独标本,与其类似的,还有福建龙岩永定"自助菜摊"、山东高校学子的“诚信驿站”、贵州阿婆的“无人报摊”……有这么多民风淳朴的地方,可以预见,今后还会有各种自助摊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将要由围观者变成参与者,如何坚守自觉,呵护传承这种“彼此间信任的种子”,经受住自助摊的考验,为社会推波助澜贡献正能量,就将成为一道凝重的现实考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