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系数要走出“治理盲区”

(2022-08-05 09:43:33)
标签:

时评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迁移遮挡视线的灌木、增设机非隔离栏、调整人行横道线设置……根据“百日行动”专项工作要求,徐汇警方组织交警部门对区内各路口路段点位开展实地踏勘调研,并结合“隐患清零”、“缓拥堵”等工作,积极协调区相关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方案,通过一系列“小改小革”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系数。截至目前已实施“路设微改造”22起。其中,标志类8起,标线类6起,信号灯3起,设施类5起。(7月31日东方网)

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731/d5f6c22101d548dca67e6b06cb9df0f1.jpeg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高兴地看到,根据“百日行动”专项工作要求,消除“鬼探头”、优化出入口……徐汇警方调整路政设施保平安,此举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系数,须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须要落实落细责任主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更要落实在平时,更不是在诸如“百日行动”专项工作要求时才去落实。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731/0093542030c04bea89117ed05779a308.jpeg

绿化缺失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绿化遮挡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等是交通事故的易发、频发地带,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比如交警部门、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等要认清形势,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必须补齐短板,发现道路安全隐患并立即加以治理,在安全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通过责任体系落实和制度建立,确保不出现管控漏洞;要责任上肩,督促责任落实,确保道路安全无隐患,等等。要对“治理盲区”形成治理合力,从“单打独斗”变成“社会共治”,关键还是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提升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治理能力。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731/ad0334b5dc444b55b85ac934affbc8e8.jpeg

此外,要破解“治理盲区”,不能只是被动应付,要未雨绸缪将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须知,这些“治理盲区”也早已成了老生常谈的问题,只有关口前移,才能让我们面对“治理盲区”更为心中有数,更有利于破除妨碍群众出行的安全系数、走出“治理盲区”的坚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