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真的“缺席毕业典礼,不缺席科研现潮
标签:
时评 |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一张麦田毕业照火了。7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举行的202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一张照片被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点名”。照片里,3名学生簇拥着国科大现代农学院专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背后是一片即将成熟的金黄麦田。照片右下方写着:2022年6月,河北高邑。(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712/59ef7b7be0cf4655bccc6f7ae294c1c4.jpeg
十年磨一剑!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举行的202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但是部分人因科研任务缺席了此次毕业典礼,他们把最后的毕业回忆留在了各自的科研基地。笔者认为,他们缺席的是毕业典礼,最不缺席的而是坚守本真的科研现场,我们能品到的是一种可贵的“板凳要作十年冷”淡泊名利的科研精神。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712/e37cff1e1ea3485eabec7ea76449d6e4.jpeg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谓予不信,请看:国科大2022届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翼骏和师门同学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们凌晨5点出发,拔掉了4.2万多单株小麦。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22年应届博士毕业生郭广昊在这片小麦田里“死磕”了近5年,源于他心里记着导师的一句话,“做科研千万不能浅尝辄止”。苦心人,天不负,最终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发表。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而我要说“伟大都是‘死磕’出来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攻克研发难题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投机取巧,更来不得半点虚假,以追逐名利为目的,不可能取得真正有意义的成果,只有牢记“希望你们能够志向远大,脚踏实地,在生产和育种实践之中发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攻坚克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解决科学问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死磕”劲儿方能攻克研发难题。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712/ec18a8a98ab34cf4b7ab04419c62d661.jpeg
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现实就像一个泥潭,有人选择知难而退沉沦苟且,也有人跨过泥潭激流勇进面向远方。如果想要逃离泥潭,就必须像”天地间书写知识,四季里收获学业“的上述部分国科大毕业生一样努力攻克研发难题使自己变得优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