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对世界影响有多大?中国该如何应对?

(2022-06-23 10:08:22)
标签:

财经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美联储终于还是按耐不住,6月FOMC宣布加息75个基点,是1994年以来的近三十年最大幅度,加息至2020年3月疫情爆发前的高位水平。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620/193d65e738854ec28bfcac3f3fa944c6.jpeg

对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做出及时回应的是鹰派立场完全计价,欧美股市走高,国债收益率集体下挫,这也是让很多人始料不及的,因为这种现象与之前加息呈反向波动,之前加息市场做出正向反映的是欧美股市走低,国债收益率集体上涨。所以,这还是让人感到有点奇怪的。

尽管如此,此次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还是在市场普遍预期之内,这是美联储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加息幅度,原因在于当前美国通胀率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5月美国通胀率已高达8.6%;如果美联储不加息,可能通胀率还将进一步攀升。所以,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美联储不得不加重加息的砝码;而且美联储也没有忘却初心,历届美联储主席都是把抑制通胀当成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显然,此次美联储加息其目的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实际效果将会如何?从当前看,加息75个基点还是能对抑制美国当前的通胀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的。因为加息将产生强大的美元收缩效应,尤其是缩表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让美国CPI可以明显的下降,加上之后还会加息,市场有机构预测至少可降低美国通胀率3至4个百分点。

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620/ce8b03f5413541dda83db4408a53dd48.jpeg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美联储加息有可能抑制不断攀升的通胀,但另外一个问题又会浮出水面,用“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来描绘眼下美联储的尴尬局面最恰当不过了。因为美联储这样大幅度加息,会对美国经济复苏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弄不好还会带来美国经济的衰退,使之前加息得来的经济复苏成效被消弭殆尽。但目前美联储必无选择,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即在抑制通胀与防止经济衰退之间找到平衡点,学会弹钢琴。因为当前美国政府面临的最大压力或危险来自通胀,以便稳定美国社会。因而,美联储也只有把矛头重点对准通货膨胀了,加息是毫不退却的货币政策!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美联储加息不仅仅是对美国产生较强的冲击,更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震荡。因为加息会直接推动美元汇率上升,全球资金回归美国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强,更会让全球各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的资金大量涌向美国金融市场,使得这些国家的资金被抽离,更将收缩全球流动性,无疑会让全球更多国家跟进加息以留住资金,否则资金链就会出问题,这些国家企业发展和经济复苏都将遭遇到资金的困惑。全球各国的股市会出现下跌或剧烈波动也是在所难免的。至于中国A股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将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持续处于低迷态势或大幅下滑也将非常可能成为现实。

不仅仅是对中国A股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对中国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等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会改变当前适度宽松的格局,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将收窄或失去最佳时机,这样银行信贷投放将会受到制约,中国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刺激经济增长的33项措施有可能难以落实到位,这对中国实体企业复苏带来不利,中国稳住经济大盘的困难也将大幅增加。而且,中国资本也将向美国或以美元计价的国家流动,中国吸引外资的压力加大,还有不少的外资项目因为资本抽离陷入停工停产的状态也将在所难免。更为不利的是,人民币汇率也有可能因为美元汇率持续走强而出现大幅贬值现象,对于中国政府稳外汇也带来诸多不利。

当然,我们也不宜过度紧张,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动作也不会持续不变,美联储毕竟要权衡好抑制通胀与防止经济衰退的利弊得失,当通胀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达到美联储确定的2%的目标时,有可能停止加息,或者明年还有可能降息。因为持续加息,美国经济受不了,如果很多的企业因为资金承压失去了发展动能,那么美国的失业率就会大幅上升,社会稳定也会出大问题。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以及央行应及时出台相应预案,做到未雨绸缪,以抵销美联储加息对中国金融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来看,可从三方面进行努力或大胆尝试:

其一,加强对美联储加息对全球以及中国金融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研判,尤其要准确评估这种负面影响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冲击有多大,消除以为中国基本经济面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大、不可能对中国经济金融带来较强冲击的麻木不仁心态,也更要消除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金融冲击不可避免或只能被动应付的无所作为的消极心态。要从研判中找到实施应对美联储备加息冲击的硬措施、好办法,提高中国政府独立治理金融经济能力,闯出打破世界经济僵局的中国之路来。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620/549595ed69744350af01d8dff7974be3.jpeg

其二,出台各种政府预案,提高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政策弹性和应对能力,使中国经济金融尽量能够独善其身。目前来看,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政策模型来量化美联储加息的冲击力。比如除了认真执行原有的经济通胀率、经济通缩率等反映金融经济动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外,应及时设立资本外流率、金融市场波动率、央行降准降息或加息加准敏感率、金融市场熔断机制等宏观金融指标,以客观准确灵敏反映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负面冲击力,以便为制定或推出相应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措施,降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振荡,确保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定力。

其三,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的协同性,提高中国财政金融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冲击能力。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央行货币政策,但同时也对中国的财政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形成冲击。由此,提高中国整体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冲击能力,需要充分整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本市场等有限金融资源,充分发挥各类金融财政资源的抗击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抗震能力。

其具体操作办法是:央行适当收缩货币政策,将准备金或政策利息适当提高,应对美联储可能带来的资金抽离效应;而为了消除央行收缩货币政策对当前经济金融的影响,可通过适当增加发行政府债券增加财政赤字的办法来解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鼓励企业发行债券筹资或降低资本市场融资门槛,尽快将注册制实施到中国A股市场,扩大实体企业融资面,提高实体企业融资能力,解决货币政策收缩导致的信贷扶持不足的问题,使实体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基本满足。通过上述两种政策操作来夯实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进而为稳住中国经济大盘提高有效的资金保障。

这些应对之策,既可以抵消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资金抽离效应,也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的通缩,更不会诱发金融危机或通货膨胀,使中国经济增长、企业发展与民众生活稳定达到最适配的状态,真正提高中国政府应对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