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成立于1999年8月,2001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业务包括勘探、开发、生产、销售原油和天然气。
经过20多年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中国、印尼、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南美、美国、加拿大等地完成多项收购,涉及页岩油、油砂、天然气、煤层气等多种非常规油气,公司资产已遍布中国近海以及亚太、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是全球具有较强经营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上游油气勘探与开发企业。
自上市以来,中国海油无论是增储上产、还是销售收入、亦或者利润都呈稳步增长态势,所取得的经营业绩以及所展现的经营表现令同行以及广大投资者刮目相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龙头,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生产商。2021年中国海油的销售净利率达到31.7%,净资产收益率为14.59%,高于除BP(9.9%)外的其他可比同行。同时,资产负债率稳定,2014年至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在40%左右,202
1年则更是降低到3
8.7%,比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低4.9个百分点和1
2.8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海油稳健良好的财务状况。
此外,公司经营现金流较充裕,夯实了增储上产的财务基础。2021年,中国海油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入1478.94亿元,同比增加79.62%,充裕的现金流为公司未来实施增储上产计划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而且,中国海油业务成长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投资者展现了良好的投资预期。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低成本竞争力优势显著,桶油盈利行业领先
成本高低是一家企业竞争是否具有优势的关键所在,管理越到位,生产能力越大,单位生产成本就会越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中国海油自成立以来,严把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关口,成本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增储上产”成效突出,探明的各类油气储量大幅增长,生产的油气产量也大幅增加,2021年国内获得16个新发现,国外获得6个新发现,这为中海油实现低成本控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加上自2014年以来,中国海油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桶油成本由2013年的每桶45美元下降至202
1年的每桶2
9.49美元,降幅达到了34.5%,桶油折旧、折耗及摊销成本由2015年的每桶23.5美元降至2021年的每桶1
5.33美元,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如此,确保了中国海油桶油成本连续下降,在国际同业中表现优异。2
021年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221亿元,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了703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比2020年大幅增长。根据信达证券预测,
2022年和2023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利润分别为782.23亿元和899.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2%和15.0%。
总体来看,中国海油低成本支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绩优股。
增储上产成效明显,业绩增长空间潜力大
作为一家油气生产企业,致力勘探储量才能为开发更多的油气产量创造有利条件,也才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能源泉。
中国海油始终把“增储上产”放在经营首位,把“七年行动计划”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油气生产量进一步增加:2021年有19个新项目投资,可每天贡献约22万桶产量,为公司中长期产量增长夯实了基础。同时,在2021年油气5.
73亿桶油当量的基础,计划在2022年到2024年油气净产量目标分别达到6亿至6.1亿、6.4亿至6.5亿和6.8亿至6.9亿桶油当量,年增速达6-7%左右,预计2025年日产目标达到200万桶,年度净产量目标达7.3亿桶。这无疑将为中国海油经营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同时,对于中国海油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全球油价回暖,行业生产经营进入上行周期。原因是全球疫苗接种进度加快,经济持续回暖,全球原油需求修复加速,全球供需紧平衡推动油价上行。加上2022年初开始的俄乌地缘政治冲击也将油价进一步推向了高位,目前维持在1
00美元上方。尤其,不单独OPEC国家剩余产能濒临耗尽,传统油气资产开发生产周期较长,美国拜登政府对页岩支持力度有限,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至2023年全球原油供给弹性将下降;而与此相反的是,2023年至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有可能大幅增加,价格可能保持相对高位,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上油气龙头和纯上游油气生产商,经营前景看好,也值得令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面临战略机遇期,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任何企业发展虽然要靠自身的技术力量与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但战略机遇也为一个企业的兴衰提供了重要契机;正所谓生逢其时,经营才会顺风顺水。
中国海油目前正面临着最佳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家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资源来源不会受制于任何市场供应商,在开发与生产上具有完全主动权,也具有完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灵活性。
从当前全球供需现状看,全球能源随着经济渐渐复苏,需求缓慢恢复,预计全球原油需求也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供给端看,OPEC原油剩余产能有限,美国原油供给恢复缓慢,2022年至2023年全球供给弹性大概率下降。而中国海油却恰好相反逆势而上,截至2021年末,中国海油
总计拥有净证实储量约57.3亿桶油当量(含权益法核算的储量),全年平均日净产量约1570千桶油当量(含权益法核算的产量),原油板块与天然气板块均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海油的增储上产对扭转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赖度高的能源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中国牢牢将能源抓在自己手里创造了有利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为满足国家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着力抓住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代机遇,加紧实施清洁能源战略,更加释放了经营战略的美好前景。目前,中国海油主攻两个能源方向:
一方面,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和低碳环保日益严格的情形下,中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天然气领域内的投资力度,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2021年,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项目投产,将在连续10年内提供3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并助力实现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规模、高效动用。公司计划将天然气占比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中国海油设立了新能源部门,择优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一体化项目。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计划获取5吉瓦至10吉瓦的海上风电资源,实现装机150万千瓦,以及5吉瓦的陆上风电及光伏资源,投产50万至10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油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将达到全年资本开支的5%至10%。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海油能源转型的重要探索,一旦形成规模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A股稀缺能源类龙头标的,分红表现值得期待
公众喜好是评判一家企业好坏以及是否有前途的“晴雨表”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其不断上扬的业绩能保持股价的持续上升,给投资者以不断成长的红利,企业才具有永续的发展动能和强大的生命力
。
首先,中国海油作为纯上游能源企业,其业绩表现与原油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正值原油价格处于上行周期,有望使中国海油持续获益。
数据显示,2021年随着油价震荡上行,中国海油全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
2221亿元,净利润人民币703亿元。2022年初以来,由于俄乌冲突以及其他原因,OPEC原油价格已涨到每桶1
00美元以上,中国海油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应无多大悬念,将会使中国海油在A股成为一颗更加耀眼的星辰。
其次,中国海油是一只不可多得的绩优股,值得投资者重视和青睐。
一方面,中国海油的股价存大幅修复和提高空间,具有较大的投资前景。2
020年底以来,由于美国制裁的影响,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公司的估值与历史相比处于低位,明显低于国内外同行。显然,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公司股价都存在大幅估值修复空间。同时,与其他石油公司相比,中国海油在穿越油价大周期中展现出了更强的盈利性、较弱的动性和更优秀的资产质量,中国海油未来的估值会更高,值得投资者青睐。
另一方面,中国海油的股息遥遥领先同行,属于绝对收益优质标的。公司近十年平均股息率为5.2%,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中国海油表示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绝对值不低于每股0.7港元(含税)。同时,中国海油为纪念上市20周年将在普通股息的基础上加派特别股息以及特别分红激励投资者,这对于投资者都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可见,纯油气行业上游标的回归A股,能让国内投资者分享能源股投资的红利。
再次,盈利与评级前景看好,投资回报率较高,值得投资者拥有。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海油将受益于原油价格攀升和产量增长,进入业绩增长期。当下,中国海油的估值处于历史绝对底部,并明显低于行业水平,且享受高股息,多数投行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买入”占比远高于国内同行。
数据显示,自港股上市以来,中国海油已累计分红3542亿港元。在港股市场分红排名第4,在能源行业分红排名第1,平均分红派息率达43%。此外,2022年初公司还表示,2
022—2024年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40%。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大背景下,回归A股的中国海油凸显出巨大的投资价值。
总体来看,中国海油稳定良好的业绩预期和分红举措,一定会受到社会市场以广大投资者的普遍欢迎!
破浪万里蓝海中国海油携“金”回A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成立于1999年8月,2001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业务包括勘探、开发、生产、销售原油和天然气。
经过20多年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中国、印尼、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南美、美国、加拿大等地完成多项收购,涉及页岩油、油砂、天然气、煤层气等多种非常规油气,公司资产已遍布中国近海以及亚太、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是全球具有较强经营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上游油气勘探与开发企业。
自上市以来,中国海油无论是增储上产、还是销售收入、亦或者利润都呈稳步增长态势,所取得的经营业绩以及所展现的经营表现令同行以及广大投资者刮目相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龙头,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生产商。2021年中国海油的销售净利率达到31.7%,净资产收益率为14.59%,高于除BP(9.9%)外的其他可比同行。同时,资产负债率稳定,2014年至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在40%左右,202
1年则更是降低到3
8.7%,比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低4.9个百分点和1
2.8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海油稳健良好的财务状况。
此外,公司经营现金流较充裕,夯实了增储上产的财务基础。2021年,中国海油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入1478.94亿元,同比增加79.62%,充裕的现金流为公司未来实施增储上产计划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而且,中国海油业务成长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投资者展现了良好的投资预期。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低成本竞争力优势显著,桶油盈利行业领先
成本高低是一家企业竞争是否具有优势的关键所在,管理越到位,生产能力越大,单位生产成本就会越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中国海油自成立以来,严把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关口,成本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增储上产”成效突出,探明的各类油气储量大幅增长,生产的油气产量也大幅增加,2021年国内获得16个新发现,国外获得6个新发现,这为中海油实现低成本控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加上自2014年以来,中国海油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桶油成本由2013年的每桶45美元下降至202
1年的每桶2
9.49美元,降幅达到了34.5%,桶油折旧、折耗及摊销成本由2015年的每桶23.5美元降至2021年的每桶1
5.33美元,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如此,确保了中国海油桶油成本连续下降,在国际同业中表现优异。2
021年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221亿元,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了703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比2020年大幅增长。根据信达证券预测,
2022年和2023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利润分别为782.23亿元和899.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2%和15.0%。
总体来看,中国海油低成本支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绩优股。
增储上产成效明显,业绩增长空间潜力大
作为一家油气生产企业,致力勘探储量才能为开发更多的油气产量创造有利条件,也才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能源泉。
中国海油始终把“增储上产”放在经营首位,把“七年行动计划”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油气生产量进一步增加:2021年有19个新项目投资,可每天贡献约22万桶产量,为公司中长期产量增长夯实了基础。同时,在2021年油气5.
73亿桶油当量的基础,计划在2022年到2024年油气净产量目标分别达到6亿至6.1亿、6.4亿至6.5亿和6.8亿至6.9亿桶油当量,年增速达6-7%左右,预计2025年日产目标达到200万桶,年度净产量目标达7.3亿桶。这无疑将为中国海油经营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同时,对于中国海油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全球油价回暖,行业生产经营进入上行周期。原因是全球疫苗接种进度加快,经济持续回暖,全球原油需求修复加速,全球供需紧平衡推动油价上行。加上2022年初开始的俄乌地缘政治冲击也将油价进一步推向了高位,目前维持在1
00美元上方。尤其,不单独OPEC国家剩余产能濒临耗尽,传统油气资产开发生产周期较长,美国拜登政府对页岩支持力度有限,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至2023年全球原油供给弹性将下降;而与此相反的是,2023年至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有可能大幅增加,价格可能保持相对高位,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上油气龙头和纯上游油气生产商,经营前景看好,也值得令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面临战略机遇期,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任何企业发展虽然要靠自身的技术力量与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但战略机遇也为一个企业的兴衰提供了重要契机;正所谓生逢其时,经营才会顺风顺水。
中国海油目前正面临着最佳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家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资源来源不会受制于任何市场供应商,在开发与生产上具有完全主动权,也具有完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灵活性。
从当前全球供需现状看,全球能源随着经济渐渐复苏,需求缓慢恢复,预计全球原油需求也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供给端看,OPEC原油剩余产能有限,美国原油供给恢复缓慢,2022年至2023年全球供给弹性大概率下降。而中国海油却恰好相反逆势而上,截至2021年末,中国海油
总计拥有净证实储量约57.3亿桶油当量(含权益法核算的储量),全年平均日净产量约1570千桶油当量(含权益法核算的产量),原油板块与天然气板块均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海油的增储上产对扭转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赖度高的能源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中国牢牢将能源抓在自己手里创造了有利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为满足国家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着力抓住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代机遇,加紧实施清洁能源战略,更加释放了经营战略的美好前景。目前,中国海油主攻两个能源方向:
一方面,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和低碳环保日益严格的情形下,中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天然气领域内的投资力度,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2021年,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项目投产,将在连续10年内提供3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并助力实现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规模、高效动用。公司计划将天然气占比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中国海油设立了新能源部门,择优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一体化项目。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计划获取5吉瓦至10吉瓦的海上风电资源,实现装机150万千瓦,以及5吉瓦的陆上风电及光伏资源,投产50万至10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油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将达到全年资本开支的5%至10%。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海油能源转型的重要探索,一旦形成规模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A股稀缺能源类龙头标的,分红表现值得期待
公众喜好是评判一家企业好坏以及是否有前途的“晴雨表”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其不断上扬的业绩能保持股价的持续上升,给投资者以不断成长的红利,企业才具有永续的发展动能和强大的生命力
。
首先,中国海油作为纯上游能源企业,其业绩表现与原油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正值原油价格处于上行周期,有望使中国海油持续获益。
数据显示,2021年随着油价震荡上行,中国海油全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
2221亿元,净利润人民币703亿元。2022年初以来,由于俄乌冲突以及其他原因,OPEC原油价格已涨到每桶1
00美元以上,中国海油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应无多大悬念,将会使中国海油在A股成为一颗更加耀眼的星辰。
其次,中国海油是一只不可多得的绩优股,值得投资者重视和青睐。
一方面,中国海油的股价存大幅修复和提高空间,具有较大的投资前景。2
020年底以来,由于美国制裁的影响,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公司的估值与历史相比处于低位,明显低于国内外同行。显然,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公司股价都存在大幅估值修复空间。同时,与其他石油公司相比,中国海油在穿越油价大周期中展现出了更强的盈利性、较弱的动性和更优秀的资产质量,中国海油未来的估值会更高,值得投资者青睐。
另一方面,中国海油的股息遥遥领先同行,属于绝对收益优质标的。公司近十年平均股息率为5.2%,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中国海油表示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绝对值不低于每股0.7港元(含税)。同时,中国海油为纪念上市20周年将在普通股息的基础上加派特别股息以及特别分红激励投资者,这对于投资者都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可见,纯油气行业上游标的回归A股,能让国内投资者分享能源股投资的红利。
再次,盈利与评级前景看好,投资回报率较高,值得投资者拥有。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海油将受益于原油价格攀升和产量增长,进入业绩增长期。当下,中国海油的估值处于历史绝对底部,并明显低于行业水平,且享受高股息,多数投行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买入”占比远高于国内同行。
数据显示,自港股上市以来,中国海油已累计分红3542亿港元。在港股市场分红排名第4,在能源行业分红排名第1,平均分红派息率达43%。此外,2022年初公司还表示,2
022—2024年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40%。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大背景下,回归A股的中国海油凸显出巨大的投资价值。
总体来看,中国海油稳定良好的业绩预期和分红举措,一定会受到社会市场以广大投资者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