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打响松绑楼市第一枪后面还有更密集的枪声吗?
2022-04-16 16:47:38
标签: 财经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据媒体披露,3月23日,哈尔滨市宣布废止2018年出台的限售政策,成为年内首个废除限售令的城市。
这个命令一经发布,意味着哈尔滨市之前商品房网签合同签订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的规定已被废除,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式,套在购房民众头上的“紧箍咒”也已被撬掉,商品房可完全买卖自由。
为何废除这个限售令?这也是情非得已。哈尔滨市作为东北的一个省会城市,目前人口在不断流失,在前几年多轮调控中不仅房价开始下降,楼市成交量也是日渐萧条,房地产业实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若这种局面不改观,不仅是房地产业难以生存,估计会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地政府财政吃紧,银行信贷风险加大,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显然,此时哈尔滨废除限售令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符合中央政府确定的楼市“一城一策”的调控思路,目前全国像哈尔滨这样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库存普遍数量较多,去库存任务较大,只有废除限售令才有可能激发购房者的欲望,尤其商品房流转速度加快,无论对于购房者本人还是房地产企业都将带来较多的利好:房地产企业的商品销售有可能打破僵局,资金回笼加快,降低违约风险,一些资金即将断链的房地产企业有可能起死回生。而且,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这一利好政策催化下,有可能增强拿地冲动,这对于打破地方政府土地招拍冷场局面起到有效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压力也可能缓解,进而银行之前发放给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也有可能化解。很明显,废除“限售令”无异于给房地产企业的一剂“强心针”,有利于从整体上化解当前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危机。
当然,这都是从正面积极的方向去理解,从理论上看是这样的,这也正是当前各级政府所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思维预期之下,估计紧接着全国还有不少的非重点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五、六级城市会陆续跟着扣响废除“限售令”的枪声。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超6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的政策超过70次,叠加部委发布的政策更是已经接近100次。
仅3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接近50次,主要政策内容以各种商业贷款、公积金、人才购房补贴为主。这些都是眼下各地政府“刺激”楼市的有利政策。显然,因为目前楼市销售疲软,房地产企业陷入困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层面也就稳定房地产发展、避免引发风险召开了若干次会议,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措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心都是息息相应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便废除“限售令”又能真正得到想要的效果吗?
这真的还很难说,因为目前民众“口袋”的钱有限,之前该买房的人可能大部分都买了,还有部分购房刚需族的住房理念也正在由买房向租房转变,买房也显得不那么迫切;还有现在房子最大的用途还是用来居住,再像过去那么大幅涨价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了,房子的金融投资属性越来越低了,一些城市的房子买了之后非但不能保值增值,反而有可能跌值。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现在城市商品房并不是真正数量少了,还存在很大的供给缺口,很多城市只是商品房拥有者结构不合理而已,有的家庭有几套房,如果把这部分家庭的存量房通过政策手段“挤”到市场的话,可增加很多的供给量,有利化解供需不平衡矛盾,这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只想通过废除限售令刺激民众购房、进而刺激房地产企业开发新商品房,而是应该从盘活存量商品房上做些文章。
由此,地方政府废除“限售令”的用心都是好的和积极的。但是即便废除限售令,我们依然要注意一些问题:对于楼市中的一些人为炒作行为还是不能放松监管,对于故意扰乱楼市销售秩序造成楼市销售秩序混乱的行为依然要进行打击;同时应在个人按揭房贷、房贷利率以及购房首付比例上依然要把好关,不能一放了之,以避诱发楼市泡沫形成新的楼市风险。尤其,银行金融机构在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上同样也应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切忌向房地产企业过度信贷倾斜,以免助长新一轮的房地产业扩张,为未来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更大的麻烦和更多的困难。
哈尔滨市打响松绑楼市第一枪后面还有更密集的枪声吗?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据媒体披露,3月23日,哈尔滨市宣布废止2018年出台的限售政策,成为年内首个废除限售令的城市。
这个命令一经发布,意味着哈尔滨市之前商品房网签合同签订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的规定已被废除,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式,套在购房民众头上的“紧箍咒”也已被撬掉,商品房可完全买卖自由。
为何废除这个限售令?这也是情非得已。哈尔滨市作为东北的一个省会城市,目前人口在不断流失,在前几年多轮调控中不仅房价开始下降,楼市成交量也是日渐萧条,房地产业实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若这种局面不改观,不仅是房地产业难以生存,估计会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地政府财政吃紧,银行信贷风险加大,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显然,此时哈尔滨废除限售令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符合中央政府确定的楼市“一城一策”的调控思路,目前全国像哈尔滨这样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库存普遍数量较多,去库存任务较大,只有废除限售令才有可能激发购房者的欲望,尤其商品房流转速度加快,无论对于购房者本人还是房地产企业都将带来较多的利好:房地产企业的商品销售有可能打破僵局,资金回笼加快,降低违约风险,一些资金即将断链的房地产企业有可能起死回生。而且,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这一利好政策催化下,有可能增强拿地冲动,这对于打破地方政府土地招拍冷场局面起到有效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压力也可能缓解,进而银行之前发放给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也有可能化解。很明显,废除“限售令”无异于给房地产企业的一剂“强心针”,有利于从整体上化解当前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危机。
当然,这都是从正面积极的方向去理解,从理论上看是这样的,这也正是当前各级政府所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思维预期之下,估计紧接着全国还有不少的非重点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五、六级城市会陆续跟着扣响废除“限售令”的枪声。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超6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的政策超过70次,叠加部委发布的政策更是已经接近100次。
仅3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接近50次,主要政策内容以各种商业贷款、公积金、人才购房补贴为主。这些都是眼下各地政府“刺激”楼市的有利政策。显然,因为目前楼市销售疲软,房地产企业陷入困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层面也就稳定房地产发展、避免引发风险召开了若干次会议,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措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心都是息息相应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便废除“限售令”又能真正得到想要的效果吗?
这真的还很难说,因为目前民众“口袋”的钱有限,之前该买房的人可能大部分都买了,还有部分购房刚需族的住房理念也正在由买房向租房转变,买房也显得不那么迫切;还有现在房子最大的用途还是用来居住,再像过去那么大幅涨价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了,房子的金融投资属性越来越低了,一些城市的房子买了之后非但不能保值增值,反而有可能跌值。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现在城市商品房并不是真正数量少了,还存在很大的供给缺口,很多城市只是商品房拥有者结构不合理而已,有的家庭有几套房,如果把这部分家庭的存量房通过政策手段“挤”到市场的话,可增加很多的供给量,有利化解供需不平衡矛盾,这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只想通过废除限售令刺激民众购房、进而刺激房地产企业开发新商品房,而是应该从盘活存量商品房上做些文章。
由此,地方政府废除“限售令”的用心都是好的和积极的。但是即便废除限售令,我们依然要注意一些问题:对于楼市中的一些人为炒作行为还是不能放松监管,对于故意扰乱楼市销售秩序造成楼市销售秩序混乱的行为依然要进行打击;同时应在个人按揭房贷、房贷利率以及购房首付比例上依然要把好关,不能一放了之,以避诱发楼市泡沫形成新的楼市风险。尤其,银行金融机构在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上同样也应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切忌向房地产企业过度信贷倾斜,以免助长新一轮的房地产业扩张,为未来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更大的麻烦和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