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自清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近日,媒体刊发“大局已定!退休待遇双轨,3位重量级人物齐发声! 终于有动静了”的消息,引发热议。消息说的是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当钳工、现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田浩荣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双轨制的建议》之后,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和刘翔浩又在会上提出“必须废除双轨制的议案”。这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无疑让民众为之振奋。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527/76959c708db749d18b629875f23d0b7d.jpeg
让我们先聆听几位代表的发声,代表田浩荣首先指出双轨制的弊端:违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制造贫富不均和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形成新的社会壁垒,影响人才合理流动,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他建议取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双轨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力,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代表张育彪认为,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且公务员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显然有失公平”。“改革养老金双轨制,不能再拖下去了!”代表刘翔浩也认为,养老金双轨制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严重后果—“贫富差距”,显而易见,坊间列出了四方面表现:一是养老金待遇相差悬殊。养老金经过十多年连调后,到2017年末,一般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多数在2300元到3000元之间。而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早已超过5000元—6000元,是企业退休人员的一倍多。而且,由于此后的同幅增加,计算基数的差别,致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差距还在继续加大。二是医疗待遇相差不一。机关事业单位除享受实报实销的公费医疗外,还有免费体检,而且医疗补贴较多。同时由于养老金存在差别,计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医疗费的差距也在扩大。
http://p6.itc.cn/images01/20200527/66ee6143110f457bad45367ca210480a.jpeg
三是在补贴上差异较大。现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享受的补贴一般有:生活、水电、物业、通讯、医疗、住房、交通等。退休后除能享受养老金外,还能继续享受在职时的一些补贴。而企业退休人员能享受的只有取暖费(有的还不能享受),原单位效益好点的,逢年过节时给上几百元的慰问金,也是凤毛麟角。四是去世后的待遇差异大。全国各地不尽一致,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是十几个月到二十个月的退休金,按平均每月2500元计算,也就50000元左右;而机关事业单位二十到四十个月的养老金,按每月5000到6000计算,在20万元以上,相差过于悬殊。
三位人大代表为企业退休群体发声,反应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心声,实属难能可贵,值得点赞。无可否认,企业退休、企业下岗退休人员,与同时代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共和国建设者,尽管退休前所在岗位不同,有贡献大小之分,但待遇本就有了差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不比企业工作人员工资少,而且工作环境优越,.是当今多数人向往的工作。众所周知,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一块砖”,东西南北由党搬,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无论在什么岗位同样贡献了青春华年,在岗时少拿工资,大多无怨无悔。退休了,有的还是响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牺牲切身利益下岗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还要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527/e73b5d8bc6e34f2cb4a9125794062b23.jpeg
人大代表呼吁取消退休待遇双軌,实现养老、医疗、死亡平等。多年的人民呐喊,因为阻力大,成了一次次的泛泛空谈,的确是件有失民心的事。再一次由人民代表接龙喊出“改革养老金双轨制,不能再拖下去”!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尽快出台政策落实好,民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