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妻子给我理发想到小业主们在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昨晚,由于不知道理发店什么时候能够开业,我的头发有近1个月没有剪了,由于我蓄短头发成了习惯,头发长了感觉一点也不舒服。没有办法,只得让妻子用刮胡子的剃刀帮我理了一个大光头,感觉还是差了一些,比不上理发店詹师傅给我剪的短发。唉,特殊时候,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3/0c7e878ef471419d98311cf07b6e30cd.jpeg
我是个快六十岁的人了,头发不仅花白,且头顶几乎成了不毛之地;尽管如此,我还是每月去理发店理发两次,半个月一次,这是近十年来的约定俗成,坚持半月剪发不为别的,只为还没退休及经常外出参加一些活动,维持个人一点形象而已。因为头发稀疏之后,那白头发长得够快,黑头发长得慢,容易导致黑白头发参差不齐,整个人显得十分邋遢和苍老。
而且,我还有一个习惯,如果觉得一个地方理发技术好、人也和善的话,我就不会改变地方,始终会在那消费。细细算来,从1995年正式从县里调至市内工作已快26年了,26年来我就一直在一个沅陵县詹师傅他们兄妹俩开的理发店里剪头发,这26年来也看到詹师傅店里的逐渐变化与发展。可以说,小小的理发店事实上也折射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当然,我也从满头浓密的青丝剪到头发稀疏花白,由一个青壮小伙子变成了半老头。
詹师傅的理发店开始叫大众理发店,1995年初剪头发每次3元,当时理发店设施也相当简陋,就只有两张老式的理发椅,几个电吹风,剪头发用的剪刀也是手工剪刀,刮胡须的剃刀也是手工磨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3/7d11e11eba844994818a4346c04d123f.jpeg
到了2000年左右,短短5间年,詹师傅的理发店也是鸟枪换大炮,理发店全部装修一新,整个理发店看起来显得非常豪华,且手工的理发剪刀都是电动的了、刮胡须的剃刀也变成了一次性的刀片了;还购置了洗头发、烫染头发的新工具,理发店的功能十分齐全。此时的理发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次3元变成了每次5元,再到稍后的每次8元。
由于詹师傅两兄妹人和气,理发技术又好,理发的都是回头的老顾客,且都是周围机关单位和市委、政府大院的公务员们居多,生意火爆,几乎每次去理发都要排除等候,为此詹师理发店也多了几位聘员。大约到了2005年左右,理发价格也已涨到了每次10元,再2010年的时候理发价格涨了每次15元,2015年之后理发价格就涨了每次20元。
詹师傅今年65岁了,身体相当硬朗,或许是长期练成的站功,詹师傅一天到晚很少休息,因为大量的顾客来的时候一般都想让他理头发,他一般都很少有歇下来的时候。
可是今年这个春节由于遭遇新冠肺炎,这一切似乎都改变了,理发店从春节之前至现在一直关着门,往年春节期间都是生意十分忙碌的时候。前两天与他视频聊天,他摇头叹息地说,这次的疫情比起2003年的非典,遭受的损失大多了。他说他的理发店关门一个多月了,损失三、四万元了,而且作为服务场所、又是人来人往的地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全面恢复营业,如果疫情再延续两个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理发店不仅没有收入,还要缴纳租金,损失可就达数十万元,真让人心里纠结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3/a702d4f2be8e44688e97502b9c8ea263.jpeg
而且,我在想,我所在城市属于一个拥有60万人常住人口的中等城市,大大小小的理发店近500家,停业这一个多月损失该多大呀,再推而广之,全城各类小手工、小作坊、小餐饮店等等损失又该是多大呀。就全国而言,各行各业的损失可能要大于上万亿元了。这就是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损失,人算不如天算,我们还是要增强环保意识,只有环保搞好了,经济才会安全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来战胜瘟疫,不再让它肆虐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