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PMI出炉意味着我国应出台更多逆经济周期政策

(2020-01-22 10:30:00)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与财新同时近日同时发布2019年12月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指数:官方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2个月处于荣枯线上;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5,小幅下滑0.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五个月的回升,但仍明显高于2019年前三季度。

从数据上看,尽管国家统计局与财新发布的PMI在数据上有所出入,但数据依然处在荣枯线上水平,令人感到欣慰,它显示我国政府采取逆经济周期的系列政策已显成效。但绝不因此而沾沾自喜,认为从此之后中国经济就会高忱无忧,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7/a295b09502374a32aaa78a80b1805430.jpeg

因为,从PMI总体看,距离荣枯线区间并不远,在今年初如果制造业生产经营上稍微出现一些困难,就有可能立即导致PMI下滑至荣枯线下。而且,目前还有这样几个问题不得不认真考虑。

马上春节来临,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很多农民工回乡过年,会导致部分企业停工减产,这样会使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出现回落,加之2020年经济速度有可能持续下滑,第一季度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是制造业受经济继续下滑影响,目前不少企业只是勉强度日,抗经济下滑能力不强,生产经营活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如果支持政策不到位,一月份荣枯线就会掉头向下。

而且,从PMI分类指标看,构成制造业PMI5个分类指数中,大都处于令人担忧区间。一是生产指数为53.2%,采购量指数为51.3%,较上月分别上升0.6、0.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高于上月1.5个百分点,自2018年6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进口指数为49.9%,亦创年内新高。但这些数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经济景气关联度相当之高,且后续发展潜力不强,如果2020年开年各项财税金融“刺激”政策不到位,PMI就有可能迅速下滑至荣枯线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7/09fcb56e5ca6456f93134f66dee9c6f7.jpeg

二是新订单指数为51.2%,虽然仍在扩张,但比上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回落了0.5个百分点,这反映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信心仍然不足。而且,目前我国企业外部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持续、环保政策收紧和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业界整体乐观度相比历史水平仍然偏弱。这显示了一种不妙趋势,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受到国内外经济疲软影响,表明企业在新年后续支持政策不到位,PMI就会立即掉至荣枯线下。

而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生产能否扩大,能否增强市场竞争力;若这种下滑趋势不遏制,会使中国制造业生产进一步萎缩,既会影响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更会让大量民营制造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此外,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也并不令人十分乐观,处于收缩与反弹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成本加大、经营利润减少,用工能力下降,这应该是当前大型国有制造企业尤其民营制造业普遍遭遇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生产处于不振状态,开工生产能力不足。

由此,应对当前制造业生存现状保持高度关注,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较强经济刺激政策,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以夯实制造业发展之基,让制造业走出艰难的徘徊期,避免制造业PMI处于不稳定状态或掉至荣枯线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7/6e017c3fb90f4216826a27a0891a3fee.jpeg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生产发展前景调研,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尤其鼓励制造对国内外制造业产品发展趋势做出准确予评估;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再设立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提供优惠信贷等措施,并结合供给侧改革,帮助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加快兼并重组改革步伐,实行全行业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彻底走出经营困境奠定基础。

二是除继续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免税费之外,更应加大外贸体制改革力度,鼓励外贸企业加大制造业产品出口力度,助推制造业复兴。

三是可考虑继续降低制造企业员工“五金一险”交纳比例,并积极实施激励“双创”等扩大就业政策,对制造业扩大用工予以补贴及豁免相关职业培训费用,遏制对制造业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制造业经营负担。并下定决心加大产能过剩企业去库存力度,淘汰部分僵尸制造业,盘活整个制造业产品存量,挖掘整个制造业生产潜能,从而带动制造业生产扩大。

值得欣喜的是,新年第一天央行就宣布降准释放流动性,并从1月6日开始实施,无疑给制造业将带来巨大利好和诸多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