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机构经营行为到底如何才能得有效规范?

(2019-09-09 10:15:44)

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情况开展现场检查。8月30日,银保监会对外通报了检查中发现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3/3e858669f3d4490d992edc9411be6dff.jpeg

从通报来看,中小银行机构涉及公司治理不健全、股东股权管理不规范等8个方面、31个主要问题。其中,排在首列的是“未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包括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企业提供授信;违规向政府平台发放贷款等。

众所周知,宏观政策是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措施,亦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变化,对宏观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如针对目前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问题,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重提“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还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凸显加强房地产调控对于确保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3/6f4199eafce0430d95f65696d9a3f267.jpeg

然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些中小银行机构视宏观政策和监管要求于无物,想方设法向楼市违规“放水”,削弱了调控效果。对此,监管部门自然不会手软,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未将房企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等,被银保监会处以罚没款合计2223.67万元,刷新今年银行业罚单纪录。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对银行开出涉及违规输血房地产业的罚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

环保政策执行、地方政府隐性融资也是监管检查的重点范围。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仍有中小银行机构置之脑后,有的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企业授信;有的向数次被环保部门处罚且列入“严重失信”企业放贷;还有的向实际为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公司提供项目贷款。结果,均从监管部门“领受”罚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3/070b50c3cb014ea9962978b387706c68.jpeg

当然,经济处罚只是管理手段,监管部门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规范银行机构的经营行为,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和高质量发展。就此,对于银保监会此次通报的问题,不仅地方中小银行机构须予高度重视,对整个银行业而言,其实都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努力查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要求“不打折扣”。

从内部来看,各银行机构应全面做好自查自纠,对未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严厉问责相关责任人。同时,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执行差异化房地产信贷政策,有效防控风险。要将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执行到位,通过减费让利,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银行机构更应从制度入手,强化内控、堵塞漏洞,着力构建依法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切实承担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

从外部来看,监管部门仍需“利剑高悬”,在对违规机构实施“双罚”,充分发挥监管震慑力的同时,督促其及时抓好问题整改,着力推动银行机构专注主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