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联储再按加息“暂停键”,是为降息预热?

(2019-06-26 09:48:29)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1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宣布联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2.25%至2.5%不变,这是美联储3月份按下不加息键纽之后,年内再次按下的加息“暂停键”,美联储两度维持利率不变。

众所周知,美联储自2015年12月开启加息通道、实施紧缩美元政策以来,已累计加息9次,做出两次暂停加息的决定实属罕见。有人不禁会问,美联储开启美加息通道只有它的底气,而暂停加息的底气又来自何处?这应该是全世界金融界及民众所关注的焦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1/b42a05a4ee9a496881de9e91f9f8fd37.jpeg

从之前美联储开启美元加息和紧缩货币政策看,主要缘于美国经济景气指数的回升,比如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回升、制造业指数看好、通货膨胀率达到预定的目标,还有美国三大股指及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平稳等因素。而当前美联储做出两次不加息决定,其实也是有其底气所在的,就是说原来支撑美联储加息的诸多因素已悄然生变,各种加息的优势不复存在。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疲软,提振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这种苗头在美联储最新的政策声明中已做出基本描述:经济活动“正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与5月声明中“稳健”的措辞相比代表着一种降级。而且,美国各种经济数据也支撑了这种基本的经济判断:周三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4%报97.26,创近一周新低;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高,道指上涨0.15%,标普500指数上涨0.3%,纳指上涨0.42%。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2.028%,这些都预示美国经济下滑的信号。而且,尽管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维持在3.6%的低位,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从4月的22.4万降至7.5万,家庭支出增长回升,但仍不及市场预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1/13e1582b47ba42f78306c1ffda2c589a.jpeg

尤其,当前美国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预示经济回升比较缓慢,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这些因素都将迫使美联储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同时,外部环境压力带来的负面作用已显现,美联储也会启动预防性降息来应对。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4个央行拉开了降息序幕,尤其印度央行已降息三次,这对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形成了冲刺;如果美联储硬杠不降息,美元将会更加升值,这对美国经济发展显然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美国发动的全球贸易战争,既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麻烦,也导致了自身经济数据下滑和经济增长放缓:美国4月工厂订单环比下降了0.8%,3月增幅从创7个月新高的1.9%下降至1.3%。同时,美国制造业PMI数据也不理想,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创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首次陷入萎缩区间;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读为52.1,刷新2016年10月以来的31个月新低纪录,低于预期53.0和前值52.8。如果美联储还不停止加息,可能经济景气指数将进一步下滑,有进一步让美国经济增速回落至低迷区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1/7f4eda7ff85342eb84cfdf4ea53ac9ca.jpeg

更为引人注目的,美联储暂停加息,还有很多政治上的无奈,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大肆批评鲍威尔加息过猛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还威胁说要撤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之职,尽管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在美国是有法定程序的,不是总统说撤就能撤的,但作为一国总统,说出这句话显然是出于内心的非常不满,这样的话鲍威尔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况且,现在美联储官员在美元货币政策上也分歧加剧,有8位与会成员预期年内降息,只有1位成员预测年内仍可能升息。面对这种态势,鲍威尔一个人坚持不降息的决心是否会产生动摇?一个人坚持能有作用吗?

由此,美联储按下不加息的暂停键,事实上显示出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尴尬和举棋不定,且更多的是迫于国内外各种经济金融因素,不得不做出的权宜之计,更有可能是在为下一步的降息“预热”和留出足够的缓冲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