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继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怒斥“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之后,2月22日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一旦挑战监管底线,坚决将其驱逐出保险行业。对此,港交所CEO李小加亦加大点赞,表示香港也将加大对老干股的监管力度。
两位主席的发言传递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史上最严监管时候,也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已到刮骨疗毒关键时候了;可以乐见,今年及今后相当长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稳健发展时期,民众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也将步入一个相对安全周期,投资热情也将得到极大地调动。
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沉疴”需用制度的猛药,而绝非几次突击式的打击运动就能奏效的。就是说应加紧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依法进行持续性、常规性监管,并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资本市场的大小鳄们才能真正被束缚而失去兴风作浪的机会;而如果仍沿袭原来老一套行政监管思维模式,不在制度短板上及时打上“补钉”,即便此次经过“严打”之后,资本市场大小鳄们有所收敛,但时机一成熟便又会冒出来吞噬普通投资者的财富,且资本市场将无法跳出恶性循环监管怪圈,资本市场也就无法“风清气正”,更无法为广大股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投资场所。
近几年资本市场现身的大小鳄们不是一天就长出来的“怪兽”,而是经过长时间反复对资本市场投资者们的利润侵蚀才长胖变肥成资本“大鳄”的;如果监管当局早在监管制度上对相关漏洞进行补充完善,恐怕早就没有大小鳄们的藏身之处,更没有今天大小鳄作下的恶;尤其,过去在资本市场监管方式上也是问题丛生,受各种利益掣肘,不敢痛下决心、动杀手向资本市场的大小鳄们开刀,才使得大小鳄们作恶的“妖法”越来越高,危害的气烟越来越嚣张,最终演变到现在危害资本市场根基的危险局面。
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从来就不是靠喊几句空号、表几个态就能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否定运动式打击对资本市场大小鳄们的震慑作用,但不能老靠这种老土的行政监管方式,而应用制度新药方才能消除资本市场大小鳄的“耐药性”。对此,我们热切期望资本市场监管高层在开展运动式打击大小鳄的同时,下真功夫研究好中国资本市场的“病症”,把更多精力用在制度上防范性设计上,开除有针对性的制度药方,抓紧修改和制定出新的、更严密、更完善的《证券监管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这比任何暴风骤雨式的运动监管更靠谱,也更有效,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