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加强农村村级公路管理

(2017-02-09 10:31:07)
标签:

杂谈

春节放假,我们驾车回老家,车开到县城后还要跑30公里乡道,然后转9公里村道才能到家。“十一五”期间,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公路投入,交通状况彻底改观,30公里乡道水泥路面尽管也有不少地方出现坑坑洼洼状况,但据县里工作的朋友说:乡道有专门道班养护,损坏的地方能得到及时修补,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但当车从乡道驶入村道时,尽管“村村通”工程也让村道变成了水泥路面,但与乡道相比,落差很大,我们发现四种乱象:一是农民任意堆放建筑材料,影响车辆安全通行。9公里村道共堆放建筑用砖、沙石、红瓦、木材及柴薪15处,车辆经过时小心翼翼,稍不留心就会挂坏车辆。二是农民爱路护路意识不强,在道路两边任意垦地种庄稼对路基损坏严重。9公里村道有50%以上的公路两边都种上了庄稼,有些地方路基的土都被掏空了,重车一压就会下陷。三是道路修完通车后,缺乏后续管理,道路受自然灾害破坏严重。沿途有五处塌方、六处涵洞排水不畅导致路面形成较大的倾斜度或被水侵蚀,车辆经过塌方地段颠簸剧烈担心翻车;经过侵水路面时,车辆打滑有点坐船的感觉。四是大型载重车辆进出自由,对道路形成掠夺性经营,道路被压陷、断层、开裂现象严重。这里是柑橘主产区,每年外地来调运柑橘的车辆络绎不绝,这些车辆大都为二、三十吨的大型加长超重货车,远远超过村道设计承载能力,对村道破坏相当严重。9公里村道有18处路面被大型货车压陷,一直没有维修,这种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我们向村书记了解造成村公路管理乱象的原因:一是村公路修通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两级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后续管理没有纳入议事日程;二是缺乏专项管理资金和管理人员,为修村公路,农民每家每户集资不少,对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力不从心,而政府又没有专门养护资金投入,因而造成当前村公路管理的尴尬局面;三是缺乏公路管理责任机制,造成村公路管理没人负责的局面。老家这条村公路经过三个自然行政村,由于没有将公路养护与村委会、村民挂钩,农民缺乏管养动力。

对此,笔者认为应坚决扭转当前对村公路放任不管的状况,将村公路管理纳入新农村建设,县乡村三级想法筹措资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即将村公路管理纳入县、乡和村目标责任考核,推行村公路管理民养化;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养护基金,鼓励社会捐赠、赞助与银行、民间资本有偿管养相结合,解决管养资金短缺问题;并加大日常监管和路政管理,引导村民增强爱路、护路意识,把“便民路”管理好、养护好;让“村村通”公路真正造福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