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房价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不利

(2017-01-15 10:23:18)
标签:

杂谈

《人民日报》曾经刊发记者“农民变市民 成本有多高?”一文,在列举农民变市民样本中,详细开出了政府在确保每位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中担负的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也列出了农民在越过户籍制度、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性障碍后,农民攒钱的速度比不上房价上涨幅度,不断上涨的房价成了摆在农民面前难以跨越的巨大障碍,其难度比体制障碍尤有过之。

中央政府已注意到了农民融入城市的重要性,一些中小城市没有农民变市民,或者农民变市民的进程过于缓慢,中国城镇化建设就难达目的。因为城镇化进程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首要任务是让农民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目前,中央政府已在消除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推动医疗养老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步伐,为农民跨省、地区流动和融入城市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举措虽为农民工、年轻大学生融入城市创造了条件;但城市房价如果不停上涨,让涌入城市的这些群体无法购买房子,而政府一时又没有足够能力为他们提供保障房和廉租房安住,终究会使这些群体在城市失去家的感觉和温暖,无法安心工作,难以融入城市各项社会活动,最终也会被逼出城市。

城市农民工由于普遍缺乏专业技能,从事的工作多为繁重体力以及高危工种,工资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工资增长幅度不快,尽管不少农民工在同一座城市长期生活,也没有能力购房子;而保障房和廉租房对象则主要为拥有城市户籍的中低收入阶层,农民工无权享受;且随着房价不断上涨,许多农民工只能租住在城市偏僻角落栖身,一些城市房租因房价推动不断上涨,不少农民工难堪重负,不得不被挤出了城市回到本地谋生。农民工如此,一些大中城市打工年轻大学生们的境况也好不到那儿,北京出现的群租以及窝住等现象,实质也是城市高房价和高房租逼出来的。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每平米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靠工薪收入打工几辈子都无法实现购房梦。

当然,或许有人认为,大中城市要控制规模,高房价会成为抑制人口过度膨胀的“天然屏障”;并认为发展中小城镇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农民工应该流向中小城镇。但我们不难看到,现在从县城到市到省会,每一级政府都在依靠土地财政或大肆举债,大搞“造城运动”,打造政绩工程;土地价格已被招挂拍抬得很高很高,各地房价也被不断推高;县城房子每平米二、三千元,市里房子每平米四、五千元,省城房子每平米上万元,已经是当下普遍价格现象了。而且随着两部委对小产权房实施一系列清理措施,一些大中城市中低收入群体靠购买或租住小产权居住的梦,已被击得粉碎,而且又无力购买开发商的商品房,不少人只能回到生养他的家乡。

由此,解决当前中国城镇化问题,进行系列制度设计、打破体制障碍、实现农村人口自然流动固然十分重要,但控制城镇房价过快上涨似乎更加重要。当前,主要应控制货币投放过多,确保社会物价稳定,让涌入城市群体收入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拥有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同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抑制土地价格上涨推动房价不断高企,确保房价平衡。此外,将涌入城市农民工和其他人群全部纳入保障房和廉租房支助范围,让涌入城市各群体有能力买得起房,实现安居乐业,中国城镇化便指日可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