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农银行信贷经营不能“捡西瓜丢芝麻”

(2017-01-13 11:05:44)
标签:

杂谈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意即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若把这种管理行为运用到涉农银行信贷经营中,可能会造成信贷经营决策和方向发生偏差,最终影响信贷整体经营效益。然而,当前不少涉农银行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信贷取向,即重视大额信贷(西瓜)而忽视小额信贷(芝麻)倾向,用句通俗形象地话说,就是“只捡西瓜不要芝麻”。

在这种信贷经营理念指导下,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方面,在信贷投放中“重大轻小”成了通病,贷款垒大户、贷款投放大额化现象突出;而大额贷款户如果一旦出现经营失误,就难以偿还贷款本息,直接推高不良贷款上升,加剧贷款风险集中度,到时这个“信贷西瓜”还没等到成熟采摘的时候,里面就已全部“变质和腐烂”了,最后会使涉农银行空欢喜一场。另一方面,在信贷清收中会助长“抓大放小”成信贷管理常态,把信贷力量全部集中到几个大额贷款户身上,对小额农贷疏于管理,一旦时间拖长,农民没有偿还意愿,使本来可以收回的这些“贷款芝麻”只能长期“沉睡”在千万农户家中,会慢慢“陈化掉”,最后使涉农银行清收小额贷款成了“竹篮打水”。

据分析,形成“捡西瓜丢芝麻”不良信贷经营倾向,主要受两种模糊思想影响:一是图信贷管理省事和方便,不顾风险后果,实质是一种懒惰信贷行为表现。现在每笔贷款贷前调查资料较多,不论贷款户贷款金额大小,贷前调查资料收集和耗费的精力大致相等。同时,在贷后跟踪检查监督上,小额贷款由于分散、额度小,工作量远远大于大额贷款。而且基层行绩效考核严厉,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大额贷款管理方便性、回报高效性能使基层银行经营业绩光鲜。因此,诱使很多涉农银行对“贷款西瓜”趋之若鹜。二是借口工作人员少,模糊了信贷服务宗旨,实质是一种不作为信贷行为表现。小额农户贷款涉及千家万户,但基层涉农银行信贷岗位人员轮换频繁,信贷人员对所辖地区小额贷款户情况不熟悉;加之,现在不少信贷管理人员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不肯轻易下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和催收贷款。由此,迫使不少涉农银行对“贷款芝麻”避而远之。

信贷经营“捡西瓜丢芝麻”倾向,对当前涉农银行信贷营销和管理危机甚深:它会使涉农银行背离“三农”服务宗旨,严重脱离农村,造成农村信贷萎缩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弱化,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会造成涉农银行信贷资金更加大额化、集中化,加剧了县域农村资金倒流城市,使农村进一步“失血”,为涉农银行自身经营埋下巨大风险隐患,推动不良贷款率上升。此外,涉农银行长期脱离农村,与“三农”情感疏远,难以唤醒农民沉睡的信用意识,无法带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因此,当前涉农银行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纠正:做到“西瓜与芝麻”同时摘取,实“双丰收”。同时,也不妨来一次反向经营思维,懂得无数“信贷芝麻”累积也可长成“信贷西瓜”,以捡好“信贷芝麻”带动“信贷西瓜”,从小处着手,把小额农贷抓活、抓好、抓出效益,涉农银行“信贷西瓜”可自然长大并瓜熟蒂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