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以及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国际国内经济低迷的影响,也有政府政绩冲动的诱发,更有企业盲目扩张的拉动。可见,遏制产能过剩牵一发动全身,是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政府、企业和银行等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忍痛割爱”合力:
地方政府应“割除”政绩意识:各级地方政府应把思想集中到中央统一布置上来,增强大局意识,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克服片面追求政绩冲动。当前,应加紧对本地产能过剩企业的调查摸底,重新制订科学规划,并拿出“重新洗牌”的魄力,对重复投资和建设的产业项目禁止审批;对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进行兼并重组或破产关闭,保留重点项目产业;对拒绝压缩产能控制的企业采取提高税收、资源占用费、抽贷等惩罚性措施,形成遏制产能过剩的行政氛围。
各类银行应“割除”利润意识:各类银行应严格执行国家信贷产业目录,增强信贷风险意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克服单纯追求利润冲动。当前,应加紧对“两高一剩”信贷产业项目调查和排队,加强与各级政府沟通,争取政府支持,并拿出快刀斩乱麻的决心,对新上产能过剩项目不予信贷支持,对已出现产能过剩企业督促企业及时采取“去库存”措施;对有市场潜力的生产线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质量,打开国外销售市场;对不执行压缩产能过剩政策的企业,采取抽贷、提高贷款利率等惩罚性措施,形成遏制产能过剩的金融氛围。
各类企业应“割除”扩张意识:各类产能过剩企业应深刻领域中央宏观调控精神,及时研判产业经济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克服单纯追求产业扩张冲动。当前,应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产业发展决策咨询,把握好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生产能力在当地和全国所处的位置,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树立“长痛不如短痛”决心,对产能过剩的生产线坚决压缩,对准备新上产能过剩项目坚持砍掉;同时,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积极寻找市场空间,加快新产品研发,闯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形成遏制产能过剩的企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