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上海、重庆、四川、新疆、山西、江西、陕西、天津、湖北、河南、山东、广西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本地社保降费方案;且强调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影响职工的社保待遇(5月25日中新网)。
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降费是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定,预计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降至20%;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仅1月之余,10多个省(市)就出台社保降费方案,可谓行动迅速,是对中央决策的有力回应,值得肯定。
而且,这些省(市)社保部门就民众担心的社保降费之后养老待遇是否也会跟着降低,通过官方媒体给予了及时回应: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影响职工的社保待遇。回应虽算及时,但政府官方这种表态到底有多大说服力,恐怕连官方回应人员自己心里都没底,更别说能消除广大民众的心里疑惑了。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在社保方面欠帐的确太多,原有企业及退休员工没有交纳社保费,他们现在领取的养老保险都是后来社保缴费人员的缴费,以至于现在企业和员工社保缴费过高,占到工资总收入近40%左右,成为世界上社保缴费最高国家之一;由于高社保费率,也迫使不少城镇职工和其他人员中断社保缴费,使社保缴费人数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这是一个很危险信号。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领取养老保险人数越来越多,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也越来越大,“空账”数额也越来越多。而据资料,近年中央财政每年补贴社保财政资金仅为3000亿元左右,加上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每年充其量也就1万多亿元。即便在这种情势下,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缺乏很好的投资渠道,收益率低,每年呈缩水状态;虽然中央政府做出了养老基金入市决定,但入市也不并一定能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这样更拉大了社保收支缺口。
显然,社保降费虽在一度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和职工个人负担,但在社保基金总体“盈余”不多及后期增收乏力状态下,除一些经济发达省(市)财力雄厚、可补贴更多社保费、不会导致职工社保待遇降低之外,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分由于财力补贴有限,要做到职工社保待遇不降低恐怕就很难说了。
可见,要真正确保职工社保待遇无降低之虞,仅止于表态强调是没有用的;只有需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及加大政府财力尤其是中央政府财力对社保基金的投入,才能消除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隐患:首先,及时弥补社保制度缺陷,尽快变分省统筹为全国统筹,并在此基础上降低社保缴费。这样做既可统一全国企业和员工缴费标准,理顺降低社保缴费渠道,也才能真正做到“抽盈补缺”,确保各省(市)无社保支出短缺之危;
同时,也才能真正实行企业缴费公平,最终减轻企业负担。其次,加快国有资本补充速度,加大国有资本补充数量。由于社保欠账过多,仅靠现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每年对社保的补贴,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保支出不断加大的矛盾。目前,全国山东省已把省内国企的国有资本划了30%给了山东省社保基金,为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做出了榜样;
而目前账面国有资本总额逾100万亿元,完全可拿出15至20%比例即15万亿元到20万亿元国有资本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则至少可使企业和员工现有社保负担再降低一半,同时也可为去产能分流下岗职工奠定雄厚财力基础。否则,不仅难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和职工缴费负担,也难效解决社保基金缺口,更会使去产能陷入僵局。
(更多内容请关注莫开伟微信公众号:kaiweicaijing;微 信
号:M19630205;新浪微博:M莫开伟;百 度百家:莫开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