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别人是放弃自己的表现

(2016-01-29 21:20:50)
分类: 境由心生

我们很喜欢动不动就怪别人,把很多问题推在别人身上,比让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容易很多。

但实际上,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全部归自己掌控,所得到的结果,也和别人不甚相干,然而,我们似乎很难做好自己,也很难不被别人影响。

http://mmbiz.qpic.cn/mmbiz/rZhibaTx5fmhZX1T0lksNFRIVyT35VK9cX8MWlPOIuVPFITalvCez5NwDjRe7aWVag8OFn0cRicUW3UZoUjWEeA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的老母亲八十多了,她经由艰苦岁月而来,养成了异常节俭的生活习惯,看见什么都不舍得丢掉,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困扰我的就是这种与各种包装盒以及绳子和空瓶子为伴的感受。

我试图去改变她,告诉她如何过一种简洁和舒适的生活,但我最终发现是徒劳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引发的矛盾,如果我认为自己很优越来责怪妈妈的“小气”,那是违背真相的,因为实际上她并不小气,还经常因为她积攒的小东西在关键时候帮了我。

最后我想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爱她,那我就要容忍她。我如果想得到来自妈妈的亲情和爱,我就要接纳由此产生的各种我未必能忍耐的生活习惯,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改变她,也不再怪她——于是皆大欢喜。

http://mmbiz.qpic.cn/mmbiz/rZhibaTx5fmgxVDLXmRHxqGia9ibRmzdS0AwRQ2xEARfYSlFH6uuicGh5I0dIibbyrpTS4XWNmOvYqfkFpP2yUcMSuA/0?wx_fmt=jpeg

当我不再纠结于她的生活习惯和我有什么不同,不再因此而责怪她影响了我的生活时,爱才会产生,我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才会产生,我们之间才会达到融洽。


如果我们责怪哪个人不好,归根到底,是你允许了ta的行为,而不是ta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站在ta的角度来看,ta并没有任何问题,而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因为无力反抗,因为心软,因为各种原因默许了ta的行为,却带着抱怨和责怪的情绪,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和ta并无半点关系。


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爱自己,真的能为自己的生命做主,真的看到自己是生命百分百的主人,就不会说:ta怎么这样啊?ta怎么会对我这样啊?真没想到,ta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等等,也就是说,不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引发自己的情绪。


试着对自己再爱一些,再仁慈一些,再负责任一些,你就会对别人也产生同样的心态。

http://mmbiz.qpic.cn/mmbiz/rZhibaTx5fmgrWGwOhibSW1QrC9XrI4X8Vln3icntgMWBLtj7LSJMuyZrYgWA4ETIayDhoFInGhw0U63P1erPCKDg/0

也许会有人缠着你,令你烦恼;也许会有人讨厌你,说了你一堆“坏话”;也许你无法面对很多事情;但是如果你很坚定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就不用理会这些。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各种声音,美好的,抑或噪音;也会有各种干扰,蝴蝶抑或苍蝇;任何出现都非偶然,任何出现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坚定,如何面对。


我们得意于自己优秀的同时,往往会忘记这世上其实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和应该的。其实,我颇喜欢听到抱怨的声音,因为那表示你被对方信任和接纳,人们往往在寻求安慰和认同的时候,才会展开抱怨。


经过辨别,我发现抱怨和抱怨是不同的,有的抱怨里带着自省和爱,有的抱怨里带着愤怒和怨,有的抱怨里带着无奈和自责,有的抱怨里带着推卸责任,还有的抱怨并不通过语言表达,而是表情态度,冷漠,逃避,这些都不是沟通的好方式,但它确实又是在沟通中。


但抱怨的情绪却可以经过聆听的人转化成积极能量,所以即使怪别人的情绪产生,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收益,而不必一味否定它。关键是:你有没有看到这一切的真相,并保持自己的内在不受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扫与频率
后一篇:看清你的期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