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父母读本(7)
(2014-06-24 20:51:25)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读经教育 |
(接上期)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亲人有了疾病,要陪伴左右,忙前忙后,让父母感觉到温暖。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身体不舒服,需要吃药的时候,也要学会“支使”身边的孩子,帮忙端个水,拿个药之类的。一方面让孩子学会体贴照顾父母,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做事。
每年的高考都如同一场浩劫一般,媒体几乎都会报道一些甘心为儿女牺牲的家长,说某某考生的妈妈,身患绝症,在孩子考试的时候突然不治,然而家人强忍悲痛,没有把消息告诉孩子,也没有让孩子见亲人最后一面,就是为了让孩子的高考顺利通过。
这样的教育和古人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功名利禄抛弃生我养我的父母,那他在社会上的诚信度会如何呢。
从汉代开始,就有丁忧的制度,所谓丁忧,是指为官的人,从得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那一天起,就要辞官回到祖籍,守丧27个月,无论你多大的官阶,都不得违反祖制。
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如果国家硬要让此人在此期间做官,视为“夺情”,意思是夺去了他对待亲人的一片亲情,夺情起复期间,这个官员不必参加吉礼,穿素服办公。
这是鼓励人们孝敬自己父母的一个“硬性”的制度,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不让最心爱的大臣“丁忧”。虽然现在听起来太过于严苛。但实际上我们也真的大可不必宣扬那些如何置亲身父母的病痛或去世于不顾,一心扑在学习上,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所谓“模范”,这样的典型和榜样,实在是让人们心生敬畏,还是不要效仿的为妙。
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很开始能并不知道“死亡”的真正含义,懵懂之间只是发现原来疼爱自己的爷爷或者奶奶不见了,离开了自己。这时候作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尊重去世的长辈,把照片放在家里,经常和孩子讲述一些过去家里的故事和传承,要知道,家庭系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无比的重要,孝顺父母,孝顺祖先,对孩子是一种无形而深厚的滋养。父母万万不可忽视这份亲情的培养。
(未完待续)
前一篇:《弟子規》的父母讀本(6)
后一篇:《弟子规》的父母读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