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少儿国学班纪实之十一——孩子不愿意当众发言怎么办?
(2013-04-13 19:21:49)分类: 读经教育 |
我发现在班级里,有几位孩子总是不好意思当众表演和发言,私底下他们都很活泼,也都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就是在大众面前,他们会退缩,无论老师怎么请他们,家长如何劝导,他们都“不为之所动”,坚决不肯,家长如果强行坚持,他们就会缩到桌子底下,甚至哭泣。
这是为什么,家长该如何引导?
第一,当孩子不愿意当众表现的时候,家长不要勉强,更不要批评斥责,或者用很伤心的口气对他说:你怎么这样没出息。
第二,家长一定要从心底里接受孩子当下的状态,尊重孩子当时的决定,并且不要将这种行为判断为“错误”。
第三,家长可以继续很开心地参与旁观班级别的孩子的表现,但不要动不动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你怎么就这么不出趟呢?之类的话。
第四,等事情过去了,换一个环境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对于发生过的事情做一个交流。这个交流仅仅是沟通,切记不是批斗会。家长一定不要喋喋不休地批评孩子,说他是如何如何的胆小,如何如何的不懂事等等。而是非常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子不愿意当众发表意见的真实原因。不要简单粗暴的猜测,也不要一言堂。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贝,妈妈很想知道,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请你表演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愿意?你能告诉妈妈吗?语气一定要和缓,充满了聆听的耐心。孩子也许就会说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才可以“对症下药”,教给孩子下次应对这种情绪的好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斥责和要求。
第五,谈完话之后,不要用期待和威胁的口气说:那妈妈看你下次的表现哦。而是很轻松地说:好了,妈妈终于知道我的孩子为什么今天不肯表演了,你也学会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了,对吧?那好吧,等到下次妈妈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哦。
这样一来,孩子首先知道妈妈没有因为他不肯当众表演而轻视自己,又知道妈妈对自己紧张的情绪做了接纳,下次他的紧张情绪就会缓解一些,最后孩子在妈妈的轻松鼓励下,知道下次自己会怎么做会让自己感觉更舒服。
在家长的整个引导中,首先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接纳,但这种接纳绝不是毫无原则的纵容,而应该是充满了智慧的引导,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和他站在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会让他增加很大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时间,要耐心,不要以为一谈完话之后,孩子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改观,那是不可能的,旧有的习惯模式要慢慢更改,这需要做父母的支持和陪伴,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较量。
前一篇:鸡鸣寺少儿国学班纪实之十
后一篇:鸡鸣寺少儿国学班纪实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