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随性而香

(2013-01-30 17:26:01)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随性而香作者: 灯不鲁姑

随性而香

(《意思Ease》杂志3013年1+2合刊封面专题《得闲闻香》之开篇)

 

焚香这件事,本来和得不得闲无关,属于有需要就必须做的事,例如祭天拜神,例如驱邪避瘴,乃至参禅、疗疾、计时、熏衣……古人的用法,大多很实在,东汉有人给老婆写信说:“令种好香四种,各一斤,可以去秽。”这是借香之威;而红楼梦里,宝玉进洞房发现坑爹的新娘给换了,要发昏闹事,他家人立刻就“满屋里点起安息香来,定住他的神魂”,这是以香为药了。

从汉到清的一千多年里,对于中原的贵族和士大夫们来说,焚香品香也曾是“奢享”和“闲事”。这里不说重在感官愉悦的贵族熏香,只看被列入“四般闲事”之一的品香——那个闲字,颇不一般。对于古代士大夫们来说,品香其实是以香为通道,“由身闲而达至心闲”。身闲只需福,譬如银子够多工作够少即可;心闲却需要慧,多少人衣食无忧却心有百结。中国古代士大夫其实是一个追求精神愉悦和性灵成长的艺术家群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皆燃香为先,待得心神安闲自适,或与前辈大师感应神交,或以香为灵感催化剂进入创作……他们用香,最多是用在修身养性的领域。受此影响,香道传到日本,很快进入素质教育体系,甚至在武士培养训练中,香道也是一门必修课程,不仅用来训练敏锐的嗅觉,还用来培养定力和心性。

如果要深究一下,有个问题是:为什么焚香会有如此功用?

我认识一位叫弗兰克的德国人,他曾去尼泊尔某个寺庙拜师学习,带了一些手工藏香回家,每天早晨燃香打坐。某一日忽然心中一动,打了长途电话去请教法师:燃香究竟是什么原理?为什么好香可以迎神、却又可以驱邪?

法师反问:香是什么?

他一时怔住。法师又问:为什么有些东西你会觉得香?有些东西又觉得臭?

他想了一夜,没有找到答案,却在清晨来临之时,发现自己对气味变得特别敏感,能清晰闻到十几米外露台上猫咪吃剩的罐头气味,觉得又腥又臭。而这时他的猫咪施施然走过去,津津有味吃起来。

弗兰克想到一句西谚“人之蜜糖,我之砒霜”。他再打电话给法师:“老师,我觉得香的东西,是因为它们适合我;而我相信,不同种类个体对香臭有不同感受,甚至截然相反,例如猫咪觉得香的,我却觉得臭,而我喜欢的香味,也可能它会难以忍受。不过我依然不知其中原因。”

法师告诉他:每一种生灵,依其性,都有不同的气味等级。你觉得某物香,是你与此物气味品级的一种缘合关系,顺缘为香,逆缘为臭。例如檀香,和人的清净本性相合,于是闻之觉得亲近安宁,似乎感到安慰。

这便是六祖慧能所说的“香是性香”吧。而作为高等生物的人,是一个兼具多重性的复合体——佛教认为,人有七性:佛性(本性)、天性、修罗性、人性、畜性、鬼性、饿鬼性。不同的性,有不同的气味;而亲近某种气味,也就是养护和跟随某种性。

至今,遵循传统的西藏人,清晨第一件事仍是煨桑供神。在藏地,桑烟的香气是与神灵的对话通道。千里之外的我们,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于斗室中燃起一炉好香,令我们内在的神,住于安宁喜悦中,是否会闻到本性的香气?

 

 

----------------------给意思杂志做广告---------------------------------------------

《意思Ease》发行点:珠海市内各大报亭,华润万家超市,以及珠海和澳门两地书店等。

赠阅地点:珠海餐饮休闲场所、旅游酒店、商务会所、交通工具,南方航空公司航班(头等、商务、经济舱),澳门机场贵宾室

订阅/邮购:0756-2639615(平邮免邮费) 邮购事宜亦可去新浪微博联系@意思杂志

定价:15元(人民币)

 

 

 

0

前一篇:2013年01月29日
后一篇:住院小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