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与宠物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成长的足迹 |
女儿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宅心仁厚的她,从未有过任何伤害动物的想法或举动,即便是面对人人喊打的老鼠,她也会很不解的问我:妈妈,我们为什么不能养着它们呀?
那时候她才5岁。
最高峰的时候,我的家里有海陆空三种动物,会说话的鹩哥“阿辽沙”,一只大乌龟,一只叫“嘟嘟”的草狗,一只叫“哈利”的罗威纳,还有一只叫做“小懒人”,以及它的太太”小美人“的英短蓝猫。
后来动物们有的老死了,有的生病走了,还有的因为我们出国无奈送了人,最终剩下的,就只有这只已经快7岁叫做“小懒人”的蓝猫了。
女儿回国之后,又养了一只泰迪,叫做“栗子”,很可爱。
女儿好像妈妈一样的爱它们,每天给它们处理大小便,喂食,和它们一起玩耍,乐此不疲。
其实家里有宠物也很麻烦,首先是卫生,它们都要吃喝拉撒,打理工作很辛苦,到了夏天,动物还会掉毛,满地飘落的绒毛有时候会让人实在气急败坏,更不要提猫咪会抓烂沙发,小狗会咬烂桌腿——此类的问题常常层出不穷。
不过女儿这次放假回来,对于猫狗的态度,令我对原本颇有微辞的养宠物,有了新的看法。
因为家里装修房子,所以猫咪趁人不备跑了出去,从它跑掉之后,女儿就不顾严寒和雨水,在小区的院子里四处寻找,回来之后它的耳朵被咬伤了,我们谁也没有发现,倒是细心的女儿发现了,但因为我的疏忽大意,就简单的处理了一下伤口,没有及时带去宠物医院看病,几天以后伤口发炎感染,我们不得不每天抱着猫去打针,清洗伤口。
从猫咪被治疗的第一天,女儿就充当了一个非常好的护理角色,她每天不厌其烦地给猫咪喂食,喂水,清理粪便,当然早晚溜狗也是她的事儿,白天女儿则帮着我干活,整理装修过的房间,跪在地上擦被白灰弄脏的地板,晚上就抱着猫进自己的房间睡觉,常常一夜起来几次照看,令我甚为感动。
猫咪已经生病10天了,女儿每日早晚两次按时喂药,涂抹伤口,一天几次喂食,夜里起来好几次就怕它伤口痒自己把头套给弄开了影响癒合。
我要照看她一开始还不放心,现在终于同意猫咪晚上和我睡在一个房间了,也算是轮流值班,我才知道的确不容易,它一会儿起来闹着要出门,一会儿起来对着你喵喵叫,一会儿拼命地抓头套,一会儿又上蹿下跳,弄得人根本睡不好一个踏实觉。
不过我心里暗乐,女儿倒是磨练出来耐心和细心了,将来一定是个好妈妈,对猫都如此上心,何况对人呢?
所以通过这次女儿伺候猫的经历,我认为养宠物还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很多家长都会咨询,我的孩子没有责任心怎么办?我其实很想说,让他养个宠物,教他学会如何看护自己的宝贝,这是最好的培养责任心的方法了。
有的家长会说,不可能啊,他还是个孩子,连自己都照看不了,怎么能照看好宠物呢?养回来一定又是我在弄。
那就是家长的问题了,如果这个宠物是孩子自己要养的,在养之前就要说好,必须自己伺候,当然有时候家长可以协助,但照看它的主要责任一定是孩子自己的事。
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如果再照看宠物,会影响学习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宠物会让孩子减少一些时间的确不错,但我们可以规定前提是不影响学习,在孩子“顾此失彼”的时候善意加以引导,绝不能因噎废食。
其次,培养了孩子的耐心。猫咪生病期间,每次上药都是女儿抱着她的宠物,我则躲的远远的,说实话我有点怕见血,其实女儿也怕,但为了她的宝贝,只有忍耐了。整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培养了孩子的耐心。
最后,得到了心灵上的慰籍。动物和人不同,动物对人类的依赖是纯粹,天然的,当自己的宠物温顺地趴在自己的怀里或者脚下,沉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时候,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慰籍,有些孩子会将动物拟人化,和它们说话,训练它们,和它们一起游戏等等,这一切都培养了孩子的善良和调节了孩子的心理平衡。
当然,饲养宠物中间的卫生工作也要做好,例如必须要打的疫苗,定期给宠物杀虫,清洗身体,剪毛,让孩子和宠物接触过之后记得洗手,等等。
但总体来说,养一个宠物看似繁琐,实际上正是这些繁琐的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爱心,细心,耐心以及责任心。
前一篇:赴新西兰签证常用申请表格
后一篇:心的打开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