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咨询问答二

(2012-11-08 19:48:21)
标签:

杂谈

分类: 留学咨询
林君您好!一直关注你的博客并受益匪浅,在此由衷的表示感谢!我女儿目前在新西兰惠灵顿女中读10年级,明年2月份升入11年级,但闺女觉得这个学校学习氛围不是很浓,我想请你分析一下惠灵顿女中(NCEA)跟AIC教学方面的差异,包括未来申请大学方面,另外如果想转学是否有机会,谢谢!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来信,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都希望了解的,所以我在这里单独发一篇博文来详细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希望能够对家长们在选择学校上有所帮助。

正如您所说的,您的女儿在当地的学校觉得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说,新西兰当地的高中11年级才正式开始进入连续三年的全国统考阶段,也就是说孩子们要到11年级开始才会有所紧张,在此之前都比较轻松,但这种“紧张”对于我们国内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新西兰当地教育并不是完全看重分数,它们的教育强调个性化素质教学,全面发展,给您比较一下两种学制的选课就会一目了然了。

到了11年级的时候,您的孩子会开始进入选课阶段,每个孩子要求选择5门功课,其中数学,英文是必修的,剩下三门是随便选,这样的选择会有巨大的空间,优点是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热爱的科目来学习,以便为将来大学打下基础。

例如,可所选择的科目有,经济,会计,摄影,艺术,戏剧,音乐,绘画,烹饪,三维设计,建筑,手工,缝纫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当然也有物理,地理,历史,化学,生物,计算机等比较专业性的科目,无论是哪种科目,只要你选择并且修满了相应的学分,你就可以平安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每个科目的等级如果都达到了高等级,你就可以进入奥克兰大学读书,一般的也能进入当地的理工大学或者别的大学(依据专业不同,要求就不同)。

由此可见,当地的学制的确充分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也因此很少有象国内如此巨大的竞争,博大的选课制度,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个自己最热爱的科目。

缺点是,也有很多学生会混水摸鱼,避重就轻,反正只要毕业基本上都能上大学,那么何不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轻松的来学习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轻松”的地方,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当地也有用功的孩子,那是一些特别自觉一心一意希望能够读医学院的人,他们除了选择数学,英文之外,物理化学生物也必须根据自己相应的大学专业有所选择,有的甚至要选择全科就读,那是相当的辛苦。

一般来说,当地的家庭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选择进入私立学校,那里条件好,管理严格,如果经济一般,他们会选择就读公立中口碑好生源好的中学,并且会在相应的学区买房或租房就读(这和国内择校是一个道理)。

但对于国际留学生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需要花钱上,这就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留学生最好选择私立学校就读的原因。

一来生源比较好,二来学校管理比较好,三来学校的硬件比较好,(相对来说),那么一样是花钱,当然要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学校了。

从另一个方面比较,ncea的教育和ib教育的相比,前者比较轻松,后者比较严格。

前者只需要修满相应学分,选5门功课,后者需要考试及格,并且学6门功课,(其中一门是母语);

前者可以除了英文,数学必选之外随便选,后者则必须从规定的几组科目中选择,学生不偏科;

前者没有那么多的论文要写,后者平时经常写小论文,毕业还要写大论文ee和tok;

前者没有活动要求,后者必须完成150小时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cas方可毕业。。。。

所以实际上选择ib课程的孩子需要学习9门功课,6门基础知识课程,1门ee论文,1门tok,1门cas。

所以,前者自然会比后者轻松些,后者自然辛苦些,但同时人们会认为含金量高高一些;

前者的考试分数可在澳大利亚通用,别的国家大学录取需要转化一下分数构成。

而后者的分数则是统一标准,被全世界的大学认可。(目前好像中国大陆的大学除外)

然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个人认为,高中阶段还是求学的重要时期,我们是可以凭兴趣吃饭,然而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就不能盲目的和当地人一样看齐。

新西兰当地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懂得自己喜欢什么,更不会被考上某个名牌大学冲昏头脑,也不会全家节衣缩食供一个孩子读哈佛,他们的理念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成功,就是幸福。

所以经常会看到他们选择不上大学,或者选择高中毕业之后工作一段时间再上大学,他们没有当官的想法,也不会羡慕别人成为公务员,他们的头脑很简单,整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氛围。

因为他们有非常丰厚的社会福利,有各种保障机制,相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的竞争意识简直落后n个档次。

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中国留学生和父母说,我不打算读大学了,我要去赌场工作,或者我选择去咖啡店打工——国内的父母听到之后会如何崩溃,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集体意识的作用。

他们的教育是全免费到高中毕业,我们的留学是白花花的银子堆成的。

即使在国内,我们的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升学的代价也是当地人远不能想象的。

既然文化背景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不同,孩子自己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不同,那么选择进入当地的公立中学,我们做家长的一定需要一份勇气,一份淡定,那就是——安于现状,平淡生活,就近读书,工作移民。

基本上在当地中学读书的留学生,大都会选择这条出路。

但如果自己的孩子希望接受更多的挑战,接触更多样化的教育,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想去别的国家读大学,我个人认为可以不排除转学上ib课程。

当然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并不想离开新西兰,也习惯了当地安逸平静的生活,那你索性让她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学习做一个快乐的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对,这也是大多数人们向往的生活——至少我个人觉得很好。

假如有的孩子不满足现状,觉得以后还想去别的国家读大学,还想经历一些别样的生活,还想在高中时代拼一下,还想努力一下,希望今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哪怕辛苦也愿意承受,那么你完全可以让她进入aic,接受这个挑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女儿的同学有几位考上了牛津大学,我认为假如他们当初选择在当地中学读书,这种机会并不多,当然也不是没有。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当地人最喜欢上奥大,因为可以学生贷款读书,并且奥大声誉也不错,同时他们也喜欢上澳大利亚的大学,毕竟是邻居,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很习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孩子也就很少愿意再跑到别的国家读书了,毕竟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从另外一个招生的方面来看,世界很多大学的招生细则上写得非常清楚——我们欢迎任何ib毕业生来这里报名。因为ib课程是全世界公认的高中文凭含金量最高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并且在大学还会免修某些课程。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您的具体问题我会纸条给您,这封公开的博文只是比较了一下当地教育体系和ib教育体系的不同,没有孰好孰坏,也没有对错,我并不一定推荐选择ib,只是希望能够按照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了。

毕竟,奥克兰大学也是世界百强,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能留在那里工作生活,是很多人非常羡慕的,而选择到别的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也是一样要面临毕业找工作拿绿卡,何去何从,还要家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和自己家里的具体状况,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送孩子留学毕竟不是只为了让孩子上名牌大学这个目的,而是为了让她多接触社会,多了解不同文化,多经历,懂得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好坏”,只有各自的选择而已。

有的家长说我不想让孩子过于辛苦,出国之后就是要接触当地文化,并且快乐的生活,那我认为选择当地中学就很好,有的家长或者孩子的目标却是为了体验另外的一份东西,那样也不错。

任何经验都会带给我们想不到的结果,我女儿一开始就选择在当地中学读书,我很开心但她也是感觉读书氛围不浓,所以转学到aic。

但我同时也看到,也有aic的孩子受不了那里的辛苦和不喜欢那里的氛围,于是转学到了当地中学,同样生活得很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通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