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
(2012-04-28 09:30: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很多教条,大部分的人都会按照教条行事,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性。
生命失去了鲜活的体验,取之以麻木的活着,为什么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很少有人会认真思考,大家只是为了一个普遍的意义而活着,事业,家庭,子女。
在教条下的生活比较没有风险,因为教条是社会教授的,是大家得以认可的行为准则,即使是错误的,也用不着自己费心,总之生活的很安稳。
人们总是追求一种安稳的生活现状,一旦得到了很少有人愿意去破坏它。惰性就此养成,激情就此远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下去,一段生命就此结束,进入下一个轮回。
然后再次轮回。
据说释迦摩尼就是不愿意如此往返轮回而选择了解脱之路。
他打破了人们的教条,从一个拥有一切财富和美女的王子走上了叛逆之路,他背叛了整个社会的规则,挑战了教条。
结果是他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他证悟了。
原来现实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是人类意识的投射,真相不在这里。
这解释了为何有的人看似拥有了一切,内心却始终怀抱着不安全感觉的原因。
但常人的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每天都在过着循环的生活,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我们活在教条里却不自知。
前几日遇到一件有趣的事,老母亲散步认识了邻居——一对同样年过花甲的华人夫妻,攀谈之下得知他们两人住在这里已经有10年了,他们是来自中国一个偏远的农村,因为儿子在这里拿了绿卡,把他们接来养老,儿子却又不甘寂寞,跑到了澳大利亚做自己的事业,结果变成老两口守在奥克兰的房子里单独生活。
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子里种满了蔬菜,每天早上出门散步锻炼身体,结交了一些华人朋友打发时间。
关键是,他们两个人都不识字,无论是中国字还是英文字,他们都一概不认识。
你能想象一对年过80岁的文盲,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其乐无穷吗?
我经常收到来自国内一些家长的咨询,大部分的咨询内容都有这样的内容——我的英语很差,来到奥克兰会不会生活得很辛苦?我好害怕我撑不下去。
那对老夫妻的实例证明,只要自己愿意,在哪里都会活得很好。他们不旦英文不会,连中文都不识,但是他们了解天气,了解土地,了解朋友,了解大自然,他们活得很开心,对我的妈妈说,这里的生活非常好,不想回国。
所以人有无限可能,做任何事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都会成功,毋需给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打破界限放弃教条,会生活的更加充实和真实有活力。
前一篇:有关选择
后一篇:你是一面墙还是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