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国外大学申请(一)
(2012-03-23 05:17: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留学报告书 |
这篇文章本来想等到尘埃落定,最后“总结性发言”的,不过有博友来信询问,所以我想现在就详细的写一下女儿报考大学以及被录取的过程吧,尽量做到详细,不过每个国家每所学校的申请流程并非完全一样,以下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权当参考吧。
一,提出申请
一般来说,国外的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网站,上面会很清楚的写明如何报名和报名的截止日期,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报名即可,
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所幸的是小女所在的aic学校已经把这些繁琐的工作代替学生和家长完成了,对我来说,只是女儿拿回来的一个名单,上面罗列着世界大学的排名以及网站,似乎还有对成绩的要求,总之让我们一目了然,省去了太多的搜索工作。
学校有专门的留学顾问指导,我不得不说在这个环节中,他(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我们做家长的没操什么心。
因为国际大学的招生工作是参差不齐的,对国内的家长来说,根本很难掌握哪所大学何时开始录取,哪所大学很快结束,学校因为有太多的经验,早就按部就班的把这一切都做好了。
女儿是在13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考的托福,(虽然在英国国家读高中,但有些大学还是需要语言成绩,所以最好考一下),第二个学期也就是10月份到12月份开始了正式提出申请的工作。
首先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列出自己想上的大学,英国是5所,美国加拿大算北美,也写5所,剩下的没有硬性规定,你愿意写多少就写多少。
老师给的名单上会写明哪所大学的基本条件,例如哈佛大学,斯坦佛大学这些名校的sat要求多少分,假如自己的sat不够,老师是不建议申请的,以免影响录取。
这样一来,学生自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
当然,假如国内的家长没有这样的便利,那就需要很多的案头工作要做,这恐怕就是为何大多数留学需要通过中介的缘故了。
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我们也很纠结,一开始是按照世界排名来选择,这点要解释一下,其实并非一定要读名校,而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根本不具备了解每个国家那些大学的能力,举个例子,假如我要到美国读大学,我不可能了解到美国那么多所大学的特点和人文环境,我只能搜寻那些大家已经了解过的,口碑不错的,假如条件够得上,也不会有悬念的大学,也许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当地孩子来说很简单,但对于从来没有去过美国,连看英文都吃力的家长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所以一开始选择学校的时候,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完全是“按图索骥”,我和女儿也不例外。先看排名,再打开网站了解具体内涵,不过后来我们很快抛弃了世界排名这个概念,因为我们发现很多世界排名都不一样,除了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名牌大学永远位居世界前十之外,剩下的总会有一些变动,于是还是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来搜索吧。
首先选择国家。既然老师要求先递交英国的5所大学,于是我们就先看英国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排名情况,然后再一一筛选。
这个工作其实也挺复杂的,先看在英国的排名,再看该专业在国际上的排名,然后细细挑选,有的家长还建议说要考虑到地域环境,我本想一并作为参考,无奈这样一来线头更多,也更加繁琐。
最后女儿说,就按照专业排名来挑选,别的都不要作为考虑的因素了,因为考虑的太多反而不知所措,不如按照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来选择。
我觉得还是她冷静,于是不再考虑地理位置和气候,用女儿的话来说,哪个地方都有好有坏,总不能因为气候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不去读书了吧?她问我:你到底是去读书,还是去旅游?
这样一来,选择的范围就很快缩小,勉强挑选了5所大学。
还要说明一下,在挑选大学的过程中也颇费周折,一方面要确保自己能收到offer,另一方面又不能报的太低,委实难为人。
每所大学对于一个专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女儿本来想报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可是人家要求高中数学要选high
leavl,她不够格,所以她只好报考了社会学。
就这样一所一所学校,一个一个专业的寻找,最后慢慢锁定目标。
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般的大学都对于ib毕业生很欢迎,看到一些大学的申请条件是这样写的:我们欢迎ib毕业生申请本校,对ib毕业生没有其它的要求。
当然好的学校对ib成绩会有很正式的要求,例如剑桥要求39分以上,牛津也是如此,报考的时候要量力而行,看自己平时的ib成绩,有的学校可以拼一下,有的学校属于保底,这些都要考虑到。
用我们自己的例子来说,华威就属于拼一下的好大学,爱丁堡,巴斯都属于感觉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谢菲尔德和南安普敦属于保底,我想让她拼两所好大学,女儿不同意,她非常谨慎。
结果是,这五所大学都选择了她,一所都没有拒,这样她的选择余地会更大一些。
(接下来说如何准备申请材料)
前一篇:2012年03月22日
后一篇:女儿的国外大学申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