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9月09日

(2011-09-09 09:00:26)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乡生活录
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国内喧嚣的气氛,尤其是如果有个世界级的比赛举办前,那份热闹不可同日而语。大到修路改造建筑物,小到街上的标语和电子屏幕,你会感觉这份举办的荣耀已经被政府武装到了牙齿,你被迫变成了这个游戏里的一个份子,连你自己都不好意思不欢迎海外的游客,尽管事实上这些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记得最清楚的是北京的奥运,上海的世博,庆幸的是我既没在北京居住也没有在上海居住,不过我却实实在在感觉到每位市民都变成了“使者”,我很奇怪为什么任何活动都要上升到政治的层面?而且每个家庭的生活不可能不受到这些世界级活动的影响。从拆迁,到修路,到各种活动,总之每个组织每个团队都奋力把自己融了进去,好像这样才是爱国。就连我离休多年的老母亲,也要接受任务,画了一张画来表示迎接奥运,迎接世博的热情。
更别提孩子学校的作文,电视里的广告,媒体的宣传,给我的感觉是,你无处躲藏。

记得上海世博之前,似乎还讨论过一个话题,就是上海妇女穿睡衣到室外的习惯,是不是符合礼仪,最后大家群起而攻之,觉得实在不符合泱泱大国的风度,于是媒体劝上海的妇女们,在世博会期间不要穿着睡衣出门,有伤大雅。不知怎么回事,我当时看了感觉有点心酸,自己的生活习惯问题一旦上升到国格,不是很让人羞愧么,即使要改,也不应该是为了这个原因来个一刀切吧。

这次回国,一到南京就看到街道上电子屏幕上不停的提示:为迎接2014的青奥会做贡献!以至于我什么都不了解的人,一下子就知道为何南京如此大动干戈,原来是要迎接2014年的青奥会。

于是南京有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举动。先是移动了很多棵百年老树,据说是为了修建地铁,再是说要把旧的小区进行改造,把房子的屋顶全都刷成红色,看起来美观。等等吧。

举手赞同的人有之,背地里发牢骚的也有之。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些有关民生的问题不让老百姓自己做主,而是一纸文书传达下来了事?没有人会尊重一下房屋的拥有者,你是否愿意让自己的房顶变成红色抑或其它。

在新西兰,今天是世界杯橄榄球赛的开幕式,可是我这个旅居在这里的人,却丝毫没有感到任何生活的改变和不便。

要说丝毫没有也有点夸张,说说我看到的变化吧。首先如果你语言不通看不懂英文,你就只能从马路边各个商店门楣上贴的一溜排小旗子猜测一下,有世界杯来了;其次你的邮箱里会收到市政府印制好的世界杯指南,告诉你世界杯期间有哪些活动和哪些比赛,让你了解一下,你若是不感兴趣大可以扔掉了事;再其次,你会被告知市中心多了几条公交线路,是为了方便各地游客而增加的,其中什么颜色的公车是免费的,什么颜色是收费的;再其次,你会看到街上的私家车上会插着各种小国旗;当然前几日送女儿上学路上发现有一个宾馆门口冒出来几个帅哥警察,后来得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光临并且在奥大讲话,女儿的同学也去听了;还有王子码头焕然一新,准备迎接今晚的盛宴;还有eden park在7点半会有开幕式;7点55分在奥克兰四个地方放烟花;某条街道交通管制;等等。

这些就是我感受到的世界杯橄榄球竞标赛的举办城市的氛围。

怎么说呢?我很喜欢它的感觉,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skytower的塔,每天晚上会变幻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国家,昨天是代表新西兰全黑队,所以是黑色——你啥也看不见,塔完全淹没在夜空中,很有趣。

除此之外,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和不便。你照样享受阳光,休闲,你想做什么照样做。唯一得到提醒的就是,今天市中心皇后大街3点半之后人会很多,车辆拥挤,建议不要开车前往。

和朋友在上午去了eden garden,那里百花盛开,春意盎然,没有任何世界杯的影子,没有任何标语和口号,除了鲜花,就是鲜花,我们静静的坐在长椅上,晒着太阳聊天。给我的感觉是,你大可以不去关注世界杯,大可以不受它的影响。

这就是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它充分尊重你,给你选择的自由,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你可以爱世界杯,也可以不爱,你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你可以感兴趣,也可以不感兴趣。这一切都和爱国无关。

让你感动的是,它会默默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你,善待你而不是强迫你来迎接它喜欢它。在报纸上看到征求世界杯志愿者的邀请信,里面会有很多提示,需要100名志愿者,分别做哪些工作,需要多长的时间,哪些需要排练,哪些不需要,全都标明。你若是愿意参与,它十分欢迎但完全尊重你。

今天女儿的学校是无校服日,她随便就穿了一件红格子衬衫上学了,到了校门发现很多同学都自动穿着代表新西兰国家队的黑色衣服。她有点羞愧说我怎么忘记了!我杯具啦。我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心里支持全黑队就是了。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很喜欢在这个城市停留下来,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这份被尊重被体贴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