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9日
(2011-08-29 06:40: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昨夜失眠,从10点半折腾到4点都没有睡着,深深体会到失眠者的痛苦。还好我就这么一天,假如要天天如此,恐怕精神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夜里失眠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静思,而且能听到很多白天听不到的声音。
我昨天夜里听到了鸟叫,本来一直以为只有白天才会有鸟鸣,夜里怎会有?但在夜深人静的空中,我确实听到了几声鸟鸣,估计是不是被侵略之后的抗议?
由于失眠,心不定,于是想到心的问题。
虽然失眠,却一点不烦,头脑异常清晰,强迫自己闭眼迷糊,朦胧中想起《大学》里所说:心有所愤啻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无疑和佛法所说很吻合。如何才能使心安?归位?那首先要去我执,不因物喜,不已己悲,身心合一,去除枷锁,何谓枷锁,乃自己设定的种种限制,因何而枷锁自己的心?皆因各种情绪的反应,愤怒,恐惧,忧患,好乐等等,圣人是进入一种不喜不悲的常态,故能得到永恒的喜悦,常人则不能,故常人的心不定,心随物转,看花开喜,见花落悲;人赞我喜,人辱我怒;顺境喜,逆境忧;如此这般,心早已被层层锁死,怎会有自由之心,随意之情?
又想起达摩收神光一幕,神光请求达摩为其安心,达摩曰:将汝心拿来,我为你安。神光遍寻不得,乃说:吾找不到心。达摩曰:心找不到,如何安?神光当下彻悟。最后神光成为禅宗二祖。这是禅宗的心法,也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好途径。
心会游离,但那个游离的却不是本心,那个不断产生各种情绪的,只是我们的意识反应而已。一朵鲜花,我们会赞美它的美丽,但在牛的眼里,不过和草没什么区别,所有存在和呈现出来的事,都没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判别,我们生活在二分的世界里,这就是我们远离喜悦的根源。
故凡事往内求切莫往外求,皆因大千世界莫不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和反应。倘若你的心是一面镜子,只照出外界的本来面貌而不加任何ps,你便和真相在一起;倘如你是带着最精密最万能的ps工具来看世界,那你看到的不过是你眼中的世界,ps过的世界,绝不是镜子里的真实世界。
举个例子,你在单位遇到了一个特别令人“讨厌”的同事,他拥有太多你不能忍受的极品事迹,你看到他就讨厌,然而你又不得不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共事,请问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不想整天郁闷着心情对着他,可以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心,把他和他的行为分开,告诉自己他是他,他的行为是他的行为;然后把他的行为和你的反应分开,告诉自己他的行为是他的行为,你的反应只是你ps镜子的结果。坚持用镜子而不加任何的ps面对他,你的心就渐渐安住了,这个世界不是唯我独尊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新鲜的空气每个人都有权利受到尊重,这和他的行为无关,和他的生命本来面目有关——你看到的是什么,你得到的结论就会是什么。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最开心,但接下来会如何?那就是担心,担心失去。我们得到了爱,就会恐惧失去它;得到了地位,也会恐惧失去它;得到了钱,也会恐惧失去它。这些得到,都是我们拼命争取来的,所以我们非常的珍惜害怕失去,可是我们还有很多是没有争取就拥有的,比如说慈悲,比如说善良,比如说热情,我们从来没有刻意争取,在我们降生出来之后,就已经得到了这些无价之宝,但是很奇怪没有谁好像害怕丢失金钱那样害怕丢失慈悲心,好像害怕丢失地位和名望一样害怕丢失善良;好像害怕丢失爱情一样害怕丢失对世界的热情。我们在本末倒置,所以我们的恐惧永无止境。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犹如一幕戏,我们只是其中一个角色而已,当戏结束谢幕之后,我们需要拿掉我们的面具——那个时候,你是谁?
夜里失眠偶感,早起记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