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讯息——慈悲
(2011-05-28 08:16: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現象界的訊息
用更大的慈悲來看待目前所遭遇的事吧!用慈悲來看待彼此,用慈悲來面對對方,用慈悲來思考事情!當一切所發生的事都能用慈悲來面對,那麼事情就無所謂對立、是非、對錯;如:你目前遭遇到傷害,也要用慈悲來看待傷害你的人,這時你就會看到原來對方比你還恐懼、比你還委曲。但慈悲不是同情或原諒,因為「同情」與「原諒」都還有驕傲的成份在,慈悲是一種同體的感受,沒有二元對立的觀念存在,慈悲正是「愛」的最高層次的體現,是大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愛。
所以只能告訴你,無論你目前發生了什麼事,都請你用最大的愛、最大的慈悲去看待一切吧!因為這個宇宙所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無一不慈悲啊!
◎守護靈的洞見
「慈悲」這兩個字,分別拆開來看,即是茲心、非心,意即:當下的心已經不是人的心,不是人的心,是什麼?提昇更高層次來看,即是菩薩的心,而菩薩的心就是慈悲。當我們用人的心來思考、來看待一切人、事、物,都會落入二元對立的狀態,一旦對立就有了分別,就產生慾求,就有了計較心,這就是人的心,所以任何一件事情昇起,如果以人的角度來看待,則一定是對立,如果用菩薩的角度來看,則是沒有對立,只有同體,一但能夠洞見到你我本是同體、感受相同、心意相同時,自然就會昇起同體大悲的心,那樣的心已經是非人的心,而是菩薩的心,菩薩以大愛無私的心來看待人世間一切時,那就是慈悲了,而菩薩在那裡?菩薩絕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等著你膜拜,或是一個飛天遁地展現神通的才叫菩薩,菩薩絕不會在那裡,真正的菩薩就是在你的心裡,當你的心念轉換了,用更大的愛、無私的心、同體的悲來處理一切事情時,自然會昇起無限的慈悲與智慧而那一刻的你就是菩薩了,那一刻的心就是慈悲了,運用慈悲時,必須加上智慧而且必須先慈悲自己,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不慈悲,沒有智慧的去對別人慈悲,那麼是濫慈悲、假慈悲,所以別誤用了慈悲。
#################################################
今日分享:
慈悲不是刻意做出来的,慈悲是心底的清泉,当你的内在有了力量,你自然而然会涌起一种慈悲的感受。但慈悲又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从每一个细微的念头入手,从每一天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呼吸入手,可以训练自己的慈悲。
说话时,尽量用柔软温和的语气,不要说伤害别人的话,这就是慈悲的体现;
不说话时,尽量用微笑和仁慈的眼神注视着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心底的大爱,这也是慈悲;
每天清晨起来,观想慈悲的光明笼罩着自己,并且透过你将这份慈悲带给周边的一切,包括有情和无情的生命,慈悲的对你睡觉的床说声谢谢,慈悲的对沐浴你的水说声谢谢,慈悲的对承载你的椅子说声谢谢,你会生活在一个慈悲的世界里,这种慈悲的频率可以让你的心灵得以提升,并且扩展你的心胸。
对着镜子练习笑容,如春风般的微笑。先别急着对别人慈悲,首先慈悲的对待自己十五分钟,热爱自己的每一寸肌肤和每一个表情,这是你接纳自己慈悲对待自己的开始,唯有这样,你才能够慈悲的对待别人。如果你的内心没有光明,你无法传递光明给外界。
慈悲是一种感受,感受对方。当你面对野花,面对小草,面对蟑螂,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想象自己就是对方,感受它或他或她的感受,假如你是树,感受你成为树的感受;假如你是蟑螂,感受作为一个蟑螂的感受;让能量从这些对象中流动起来,让自己和外界合一,你会自然而然的升起一种慈悲的心。
因为,你就是它,它就是你。你和整个世界是合一的,慈悲油然而生。
爱它,就是爱自己;容忍它,就是容忍你自己;善待它,就是善待你自己——这就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