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2日后续
(2011-04-12 14:50: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借花献佛 |
作为家长,一定会从正面的方向引导孩子,我们会把学校的“好学生”作为标准,来以此要求孩子,有时候家长间无意中的比较,羡慕和评价,都会引起孩子内心或多或少的波澜。作为一个很想成为好孩子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因为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例如他们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会觉得对不起爱她的爸爸妈妈,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那个被扣分的团体,久而久之,就会自责,失去自信,紧张,焦虑,恐惧。
所以,我的建议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或者说家长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和孩子真正需要的,而这份真实感不需要借由社会上任何一个标准来评判它,它仅仅是一份联结孩子和家长的重要纽带。仅仅是一份存在的真实感,一份能够让孩子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能保持自我的本能。
即使是学校的各种标准和要求,我们也可以在不恶意违背它的前提下,为孩子悄然“松绑”。
关键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的是怎样的孩子?
前一篇:2011年0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