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2009-12-23 21:43: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我是一个很少失眠的人。总是会很快地进入睡眠,连梦都懒得做一个,于是乎很羡慕那些夜里在梦境中神游的人,也羡慕那些经常要求解梦的人,也羡慕那些南柯一梦的人,反正我是一个很少失眠,很少做梦的人。
可是今天,我却睡也睡不着,眼看着都到了半夜了,却还是辗转反侧,干脆坐起来敲字吧。
女儿今天突然问我,妈妈你怎么那么有学问,什么都知道,你能不能把你看过的书给我列一个书单出来呢?我想和你一样。
我听了窃喜,原来我这个书痴没有白当哦。赶紧趁热打铁,告诉她家里哪个书柜的哪些书都适合她看。她自己房间里的很多幼儿读物少儿读物只能送给弟弟妹妹了。
其实小兔子还是读了不少书的,关键是她们和我们当年不一样,我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唯一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是读书了,而现在的渠道太多了。
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先看经典名著后看电影,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先看电影再看名著,结果完全不一样。
我们那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就找字典或者查资料,现在鼠标一点,连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都有人在网上解析讨论。
孩子可依赖的方法太多了。这是时代的发展,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我和女儿约法三章,每周至少有一天是无电视,无电脑日。不能让这些东西渗入的太多,以至于自己丧失了很多乐趣,生活中的乐趣。
我们 生活的节奏真的太快了。有没有发现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急?如果父母忙得连一顿饭菜都来不及亲手做而是速成菜半成品一炒即好,那你不要怪你的孩子脾气急,爱发火——那是因为他已经被训练的习惯于快速解决问题了。连吃饭这么精致和美好的事情,都是在急急忙忙之后完成,还有什么是可以放慢脚步的呢?我们看到哪个优雅的人吃饭是狼吞虎咽的呢?
所以我最为反对在幼儿园老师会给第一名吃好饭的小朋友发五角星,小花朵。弄得教室里的小朋友为了得到第一名,拼命抢着吃,既不文雅也不科学。
长大之后也很难改。脾气和性格都是通过这些小事情慢慢塑造出来的。
所以奉劝家长一句,不要总是嫌自己孩子动作慢,你不去催他,他会自然加快,你越用急躁的口气催他,他越是忙乱不堪,最后做的不好,你还要批评。谁之过?你之过。
家长不希望孩子说话大声吼叫,自己就不要大声吼叫;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把声调放低,家长不想让孩子乱摔东西,自己就不要乱摔东西,家长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暴力倾向的人,就请家长永远不要责打孩子,一句话,孩子的性格全都是家长后天培养的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遇事不能先挑剔孩子的错,首先看看自己处理问题是否圆满,如果自己经常抱怨,就别指望孩子乐观;如果自己经常撒谎,就别指望孩子诚实;如果自己经常发火,就别指望孩子温顺。记住,你的一切都是孩子的榜样。
为人父母,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放弃责任,你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声调,每一个表情,都会投影到孩子的心田。
有的立即模仿,有的成年后展示出来,那时你是会痛不欲生,备受折磨还是会喜出望外,为之骄傲,全看你当初的教育方式和对自己情绪的掌控工夫了。
哈,拉拉杂杂不知说到了哪里,思绪乱了。睡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