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音

(2009-12-23 17:03:00)
标签:

乡音

女儿

老太太

洋人

香蕉人

韩国

杂谈

分类: 他乡生活录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回家了。开心之余还是开心,要说也奇怪了,新西兰没有什么不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可是俺还是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真应了那句老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在国外要想听到乡音是很难得的,能听到普通话真的就不错了。

    今天带着女儿出去到银行,把车停下来之后,发现离旁边的一辆车太近了,考虑到我们很快就要走,也就没有管。

    等我和女儿上车之后,巧的是旁边的那辆车也要走,那个60多岁的金发碧眼的洋人老太太尝试了半天,还是无法从两车的夹缝中挤进去,我连忙很抱歉地把车窗放下去,用英语说:对不起,我停的太靠近了。没想到,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我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后退一下就可以了。

    我当时是被雷到了,和女儿四目相对,想了半天也不明就里。老太太慈祥又有礼貌,走的时候,还用普通话笑着对我说:再见!

    这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我对女儿说,看到了吗?连洋人老太太都会说中文呢,以后你别以为人家听不懂中文,就开口乱说话。

 

    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这里很多亚洲人,从外貌上看都一样,我常常把人家当成中国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便是你好!结果对面的是韩国人,就对我说:阿娘!日本人就对我说:阿里嘎到!女儿就拽着我,满面通红地说,也不看清楚,就乱说。

    走在街上,我也会被误会,常常有韩国妇女用韩文和我打招呼,好在我也会了一两句,日本妇女也能问候个一两句。大家都点头微笑擦身而过。

    最有意思的是,那天去看房,我留了手机号码,打过来电话的是一个操着纯正英文的男子,我一下子就懵了,连忙把电话交给了女儿,好不容易联系好了看房的时间和地点,过去一看,结果是个中国人!他不知道我是中国人,两个中国人用英语交流了大半天。

 

    还有一次,也是关于看房,我在网上看到了一间房子,很感兴趣,就留了电话,对方打过来说的是英文,一个中年妇女,我也说英文,结果结结巴巴说了半天,那人也用英文结结巴巴说了半天,憋到最后,她突然冒了一句:are you chinese?我立刻说:yes,yes.结果明显话筒那边松了一口气,连续说了好几句:你好,你好!于是,我们操着纯正的中文,在电话里侃了半天房子和学校的事情,最后放下了电话,估计两人都在大笑。

    更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房产中介的电话,对方是一个女的,用英文和我聊了半天,看我坑坑巴巴跌跌爬爬地应对着,最后被我憋的干脆把普通话冒了出来,我心想:你明明知道我是中国人,你也是中国人,早说中国话不就结了嘛!绕了那么多弯子,费了半天口舌,结果还不是说了中国话。哈哈哈。

   

    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真是不假啊。

    不禁想起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和女儿在家里,经常没事说起南京话,其实在南京的时候,我们很少说南京话,总是说普通话,现在不知怎么回事,觉得南京话好亲切哦。

 

    记得刚来的时候,为了女儿的语言尽快过关,我们曾经尝试过在家里不说中文,但是总也坚持不下去。还一个劲儿地怪自己定力不够,毅力不强,结果现在一年过去了,发现女儿的英文照样进步很快,有时候居然对我说:我不知道这个用中文怎么讲,开口就是一个英文单词。弄得我气愤不已,心想还是不能把中文给弄忘了啊。

结果我们在家里大说特说国语,大念特念诗词,大读特读文章,美哉!

 

    这里的二代移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香蕉人,英文是母语,听说读写棒极了,而中文却不会写,不太会读,只会说很简单的口语,学校里选学第二外语,他们选择的不是中文,而是法语,西班牙语。不知怎的,我觉得好可惜啊。父母带着孩子每周去上中文课,也是希望不要忘记了中国文化,留住中国的根。

 

    可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新西兰就是他们的家乡,奥克兰就是他们生长的地方,这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对于国内的一切,已经淡泊了很多。这也是老移民无奈的地方啊,所以女儿的学校反而有不少二代三代移民的孩子来读书,就是因为12年级开始有中文选修课。老移民还是不希望孩子们忘记自己的文化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失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