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爱学习的,真的。这个所谓的爱学习并非仅仅表现在在学校成绩突出的方面,我个人并不认为在校成绩好,就代表一个人热爱学习,恰恰相反,我身边有许多例子证明,很多成年人一旦脱离了学校就再也不想拿起书来学习了。
我是个充满了学习欲望的人,具体说吧,就是只要我不会的,感兴趣的,我都想学。而且不怕麻烦,不怕年纪大,也不怕丢人,经常不耻下问,让别人觉得我故弄玄虚。
所以我不认为一个四十岁的家庭主妇(目前是),再出去学习有什么问题,即使不为了绿卡,只要经济允许,我还是会去学校和年轻人一起学习的。
前几天上街,看到很多奥大毕业生,那些人穿着学士袍,手拿鲜花,神采飞扬,让我这个四十岁的家庭妇女看得如痴如醉,恨自己为什么不晚生几年?或者老公再多给些银子让俺重新坐回到学校。
迎面走过来一个满头银发的毕业生,一个让儿子帮她照相的老妈妈,她兴奋而自豪地和我点头微笑,我愣在那里半晌,还真的有啊,比我年纪大,爱学习的人还真的到处都有啊!
我痴痴地在旁边看了半天,回到家里就开始猛背雅思词汇,朋友笑话我说,你是高玉宝吗?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结果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高玉宝的经典台词——我要上学,早就让我运用的如火如荼,见人就说,我想上学,到中介去谈移民就说,我可以上什么学啊?
估计中介都烦了。
这种好学的态度一定是老爸老妈遗传给我的。
老爸不用说了,那是一个整天学习的人,英语,日语,俄语都会,自己是学药剂学的,却常学不怠。记得以前看电视连续剧《阿信》,老爸就学习做日本清酒,味道还真不错,据说人家是严格按照配方来操作的,那一阵子我一回家就被迫陪老爸喝清酒;还有一阵子,街上到处在卖那种擦皮鞋的东西,老爸就买过一次,结果就自己动手做了起来——反正后来家里的擦皮鞋的东西都是老爸做;还有洗发精,擦脸霜,面膜,等等一系列和家庭生活有关的用品,老爸都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态度,弄了很多,甚至有一次还神秘地让我喝过一种饮料,告诉我说是他自制的胡萝卜饮料,至于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如何在一没有条件二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把胡萝卜提炼成干燥的丝状然后可以直接冲饮(开水一冲即化),而且味道非常棒——我至今都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老爸经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看到了吗?这就叫活到老,学到老。
当然,最能体现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莫过于他77岁才开始学习电脑,才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他居然非常认真地跑到街道上电脑补习班,而且买了大量的有关电脑的书籍研究,最后从一个完全不懂得电脑的门外汉,变成了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自己用电脑排版做名片,自己设计自己打印,我常想,老爸走的早,不然一定会做出很多精美的PPT来,对他来说,这是唯一没有来得及学的东西。
相对于老爸的博学来说,老妈就显得专一多了。她离休后就上了南京的老年学校,从学习如何拿毛笔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到处参加画展和得奖的老干部了,这期间经历了10几年,老妈从来不缺一堂课,每次都是认认真真地学,认认真真地画,从花鸟,到山水,从初学,到毕业,再到研究员,再到特约研究员。老妈付出了无限的耐心和认真,当然成果也是显著的。
我答应妈妈,等她80岁的时候,一定要帮她出画册,办个人画展——这是她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相比较一下,我这个做女儿的就太太太惭愧了。所以,出国之后,我曾经问过妈妈,如果我有机会读书,你觉得怎样?我年迈的妈妈立刻说:那当然好了!能读书一定要读书,天天上学,多幸福啊!
从她的嘴里,我永远都听不到一句反对意见和消磨我斗志的话语——妈妈永远支持我。
妈妈从来都不认为我年龄大到不能读书的时候了,她认为只要我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只要我愿意读书,就一定能读好。对她来说,学习是一件充满了无上乐趣的事情。
有这样的老爸老妈,你们说我还不爱学习吗?自从大学毕业之后,我陆续考了会计资格证,房地产经纪员证,广告从业员证,心理咨询师证,高级风水师证,还跑去南大学文物鉴定(出国没有学完,惭愧)。总之自己喜欢的,有时间的都想去学,甚至差一点想去上佛学院,无奈自己没有出家,不够条件。
不过自己最愿意做并且付诸最大努力的,自然是心理咨询专业了。
现在到了国外,发现真的有大把的机会和时间来学习,只不过语言要求和学费要求比较高,不过我已经计划好了,等过两年拿到身份,一定要申请一个学生贷款,安安心心地上一个我喜欢的专业,哪怕头发白了,咱也要把书念完。
即使现在,我没有办法去上学,天天在家里也不能忘了学习啊!每次回国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书,每次回新西兰带的最多的也是书,到新西兰带着女儿办理的第一张卡片还是借书证。
其实要想学习,不一定非要上学的,像我这样的家庭主妇,目前的任务是陪读,也只好边陪读,边读书啦!好在我还不老,好在我还挺爱学习。
一个人在家里待一天也不觉得闷,挺好——有书为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