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女儿出来读书,一不小心就会被问到一个尴尬的问题:你老公呢?一开始觉得很不解,奇怪这个问题重要吗?记得在基督城的公车上,我问司机路,告诉他我是陪女儿来读书的,结果人家都顺口问了这样一句。让我这个口语还是很菜鸟的人,完全不知所措。只好说老公在国内呢!可是这个答案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让我不知如何回答。
后来才了解到,这里的文化和习惯是夫妻是不能分开的,他们认为夫妻分开很不人道。所以办理夫妻团聚要比办理父母团聚来的快,以夫妻的名义来探亲也比以父母的名义来探亲要受到更多的理解。
我对于洋人的不解懒得解释太多,既然无法让对方理解,只好说老公很快就会来,对方才觉得不错。似乎不然的话,我这个单独陪孩子远涉重洋读书的行为只能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简直就是置婚姻于死地的大错。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国内孩子的受教之苦啊——永无休止的背诵和试卷,不停地排名次和中考,高考。让很多孩子的心理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让他们的童年青少年的大量时间在补课和考试中度过。
和国内相比,新西兰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基本上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动乱,没有战争,虽不至于到处鸟语花香,但至少处处风光明媚,上帝实在太厚爱这块土地了。学校里的教育依我来看,也是处处华德福——老师充满无限爱心,认真负责,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权利。
难怪女儿的AIC学校里没有几个当地学生,他们觉得自己有这么好的国家,干嘛还花那么多的钱跑到美国读大学,疯了吧?奥大多好,全世界排名也够前,还可以申请无息学生贷款,读书还有钱拿,还可以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多爽!不过这也使得新西兰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毕竟是个小国家嘛。
而家庭,是他们格外看重的,夫妻的分离又是他们格外不能忍受的。
但是国内那些家里没有金山银山的,为了孩子,就只能暂时天各一方了,爸爸辛苦赚钱,妈妈辛苦陪读。
好像国内的夫妻大多不是很在乎暂时的分别,或者说他们的忍耐力和自我牺牲精神在为了孩子的时候似乎能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虽然确实很不人道。
有朋友开玩笑,让我当心国内的老公。
我知道夫妻一旦分开,确实有不少“危险”。这也是我前几年一直没有出国的原因之一,不是不相信老公,只是似乎那时的我,对于婚姻的本质还没有了悟,守着一段婚姻,总是惴惴然充满了潜在的警惕和担心。
这种情绪不知道是不是很普遍,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吧!
可是,等到真正做到了彼此间的信任和疼惜,决定为了共同的目标暂时忍受分居之苦,才知道其实感情的力量远远大于那些苍白的表白。
在家的时候,老公忙于事业,基本上很难得陪我们吃饭,或者听我说说话,可是一旦出了门,却基本上一天一次视频,如果没有时间,两个人就会互相在QQ上面留言,女儿有时候看到会故作惊讶地说:你们老夫老妻了,还那么肉麻啊!
老公原本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粗线条男人,可现在却整天问我:吃了吗?休息的好吗?女儿听话吗?钱够吗?不要不舍得花钱哦,要注意身体哦。
这里女儿有什么思想上的问题,只要爸爸知道,也是很好地配合我教育,经常会在网上给女儿留言,和女儿好好谈心。还经常告诉女儿,妈妈身边没有爸爸照顾,你要代替爸爸好好照顾妈妈。经常我做事情的时候,爸爸来QQ,我告诉他自己在做家务,爸爸总是叫女儿帮我做。
前几天告诉爸爸要搬家了,今天上网还没有来的及聊两句,他就匆匆办事去了。到了晚上,我手机突然响了,原来是爸爸特意打来的,问我搬家的事情有没有安排好,说下午出门办事,来不及问,现在人在外面又不能上网,还是打个电话比较放心。——其实他远在天边,根本帮不上忙,可是有了这通电话,又让我觉得他就在身边。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妈妈就和我们一起生活。也有5年多了,现在我出国快一年,就是妈妈和老公两人生活在一起,妈妈年纪大了,出门办事不方便,只要有可能,老公这里都尽量安排车接车送。他自己有时下班后也会到菜场买菜,回家做饭给妈妈吃。要知道他以前是根本不下厨房的,因为我全包了——看来生活确实锻炼人。
这个月,我的哥嫂带孩子来南京玩儿,老公半夜去火车站接来家,后来哥嫂临走时老公特意给侄子买了MP5,听说哥哥还没有给孩子买电脑,就把家里的一台手提重装系统后给孩子带回家用——孩子还小,所以先用旧的没有关系。这些都是他做了之后才告诉我的,我当然表扬了这个看似粗心的爸爸。
我在这里,也会尽力照顾老公的家人,尽管现在我被照顾的次数大于照顾的次数,可是我还是会利用狭小的空间,尽力做好好吃的饭菜,有时候弟弟来帮我出门办事,就装好饭盒给他带回去吃。
周六那天我特意亲自烤了一些可可曲奇饼干,做了一个红烧蹄膀,带去给孩子的叔叔和姑父品尝。
今天是我婆婆71岁的生日,公公和婆婆很快也会到奥克兰来了。昨天我就提醒老公,千万别忙忘了——家里人的生日基本上都是我记得然后提醒他,他忙起来难免忘记。不过还好有我,无论是我的家人,还是老公的家人,从老人到兄妹到孩子,每个人的生日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今天我特意打电话回南京,祝婆婆生日快乐,释之也在电话里祝奶奶生日快乐,身体建康。婆婆说老公安排好全家人去饭店吃饭,给自己过生日,婆婆说只是一个小生日而已,可是做子女的怎样都希望老人能好好享受快乐啊,我知道婆婆还是很开心的。
老公告诉我,他给婆婆准备好了生日礼物,会代表我们俩一起送给她老人家,并且会提前去家里接来我妈妈一起去饭店吃饭,让我放心。
我们经常说,父母年纪大了,做儿女的应该好好孝顺他们,无论是谁的父母,双方都有责任好好孝顺。
从这点来看,我们确实尽力在做。
在国内的时候,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做义工,很多人都夸赞我,说我好难得。其实我心里知道,老公才最难得。难得他的支持,难得他的理解,难得他的宽容。
周六的时候,难得遇到他有时间,可以开车带着我和孩子出去玩玩,或者在家里享受片刻的天伦之乐,可是我永远在做义工老师。不是教孩子们读经,就是带着孩子们在外面玩儿,从来没有时间陪老公。这样的日子,持续了5年多。
08年春节的时候,我带领自己兰芷班的孩子们,进行了精心的排练,准备了一场义演活动,也是老公动员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场地支持和服装支持。
现在想想,老公虽然没有主动给我买过什么化妆品,什么名牌衣服,什么珠宝首饰,可是他给我的,却恰恰是我最需要的——自由,理解,尊重,信任和欣赏。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爱。
其实夫妻相处,贵在相濡以沫,有了家庭,贵在齐心合力。当初年轻时候的风花雪月,海誓山盟,早已化为沉重而甜蜜的责任沉淀于琐碎的生活中了。
这样看来,暂时分别几年,对我们也是一个考验,但愿我们能够很好地度过这个考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