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来信

(2009-08-14 21:09:18)
标签:

教育

留学

校舍

家长

校长

基督城

杂谈

分类: 留学报告书

    这两天分别收到了两所学校的邮件和信件.

    一封是女儿基督城学校的国际留学生部主任.内容就是问候,并且说他们都很想念释之,不知道我们安置好了没有,希望能够收到我们的消息.

    说实话我很感动,在国内似乎没有享受到此等待遇,女儿转学数次,每次都是我带着她回去向学校和老师问好,从来没有收到来自学校的邮件或者信件或者什么样的问候.不过我告诉自己学校学生太多了,老师哪里能记得住你一个人呢?更别说特意写信给你了.

    我们从国内学校办理转学之后,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基本失去了偶尔被拽回来问候一声的可能性.

 

    另 一封信是现在学校发给我的.

    女儿前天回来,带回来了一封信.类似于告家长书之类的.细看之下,才知道原来学校要搬家了,不过那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但是现在就开始告诉所有的家长.我当时还觉得不太习惯,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呢?那封纸质的英文信很快被我放到了一边.

    可是一天以后,我自己的邮箱里又连续收到了三封学校来信.让我觉得学校非常重视家长,干脆认真研究了起来.

    第一封告诉家长校长换了,那封信是新校长写给家长的,并且希望家长在8月18号的下午4点半到学校和老师以及新校长见面.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女儿在国内上了八年学,我都不知道怎样见到校长,更没有收到过校长亲自签名的信.而且任何时候换校长,换老师,换主任,家长都不会被特别通知,也不会请家长去和新校长见面,更不会在信中说明家长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约老师或者约校长重新安排一个时间专门给你.我想国内的学校太大了,那么多家长要是让人家校长亲自一一接待,还不把校长累死了?哈哈.

    也罢,让我好好尝一次被尊重的感觉吧.

    学校的搬家计划也被用好几国文字翻译过了,我自然直接点开中国文字的内容.以下就是学校关于搬家的说明信.我把它直接复制贴了出来.

 全文如下:

2009年8月10日

 尊敬的家长

 

    奥克兰国际中学现正快速的发展。我们今天健康成长的结果有赖于大家所创造的良好成绩。高品质的教育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不但为我们学校创造了杰出的IB Diploma成绩,并让我们许多的学生都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顶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学生、职员和家长在此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选择到AIC就读;在此我们感谢你们的支持。

 

    我们今天的成长结果使AIC委员会非常慎重的考虑我们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应该继续留在现行的校舍Airedale Street并限制学籍总数;还是应另建校舍,在保持AIC原有的特色同时继续成长。

 

    经过对各种方案的仔细研讨后,我很开心的告知大家AIC将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后搬到37 Heaphy Street, Blockhouse Bay; 原来的Hill Top School校址。新校舍比现校舍85 Airedale Street的面积大,并拥有绿色的校园环境且在安静的住宅区,同时临近各项公共设施和巴士路线。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保持我们现行学校的IBO(国际文凭组织)标准。

 

    在未来几个月,我们将会递交申请到Auckland City Council(奥克兰市议会)办理此项计划的申请手续。

 

    这项计划只会影响我们现在读的11年级学生;在计划中,我们现校址Airedale Street将会保留到2010年7月。如期间我们得到Council (议会) 的任何回复,我们将会把最新的进展情况告知你和你的父母。

 

   同时,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我们会继续通知你有关我们学校计划的最新消息。

 

此致,

 敬礼

Carolyn Solomon

执行校长

(中文译本仅供参考!)

 

    这封信其实非常普通,却让我浮想联翩.好像在国内的时候,学校任何发展变化我们做家长的都不太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竖起了一栋新的教学楼,我也从来没有接到过学校如此正式的信件,记得女儿当年在南京一所名校读小学,5年级结束开始放暑假.到了6年级开学的那天,不过才过去了短短两个月,我却突然找不到六年级注册和上课的地方了。

    领着女儿和一大群不知所措的家长以及同学,从充满了岔路的各个小道,辗转反侧到达了新的临时校舍.这次校方的临时搬迁让我们感到非常突然和不安,因为孩子正好要读六年级,临时校舍的设施从各方面都无法与原有校舍相比.老师解释说其搬家原因是因为学校要在原来的校舍里再建一栋教学楼.

    当时没有想到似乎家长应该有权利提前知道学校的任何变化,所以没有家长提出任何疑义,毕竟是一个那么有名气的学校,哪里还容得你挑剔?

    时过境迁,我这个家长到了新西兰才真正找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无论是在基督城还是在奥克兰,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校方永远会无比尊重孩子和家长的权利.他们认为有义务来告知学校的一切变化.

    所以我收到了AIC学校的搬迁通知书,是百感交集,其实真正搬迁还要两年,不过这样的提前告知,会让家长提前做好很多计划,例如选择居住地点,等等,至少有两年的时间让你慢慢处理很多因学校搬迁而带来的种种改变.

    而且新的校舍地址也有了,我立刻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地方.不错,女儿还有一年的时间会在新校址度过.我相信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当然,女儿也一样哦.

 

    说到尊重,临时想到还有一件事.朋友提醒我说有没有发现新西兰的公车站有的间隔长有的间隔短?仔细观察原来的确如此,原来政府要建车站首先要征求居民的意见,想在哪里建车站不是政府说了算,是大家说了算.

    有的车站是居民自己申请,觉得自己周围需要车站,有的则是政府规划,但必须得到车站旁边居民的同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公车停在自己家门口,有人不喜欢噪音.而政府只有拿到了居民的签字才可以在那里建立公车站,居民不同意就只能放弃.这样就使得有的车程长,有的车程短.他们认为是自己的权利,政府也认为必须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毕竟人家买了房子在这里,如果不愿意那也是人家的权利嘛!

 

    同理,公共厕所也一样.

    这是题外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