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保护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在全球开展的时间,新西兰作为第一个迎来太阳的国家,率先熄灯一小时。我们所处的基督城也参与了这个活动。
我自然不会放弃这个观察社会的好机会,于是带着女儿跑到活动的地方-----市中心广场。
因为我刚开始开车,还不太认识路,活动又是晚上举行,于是决定两个人还是乘公交车前往。
坐公车其实很方便,从家里出发走5分钟就到了车站,但是因为是周六,每班车的间隔居然是一个小时,还好我们到的时候离下一趟班车只有20几分钟了,于是坐在那里等车。
车站很小,一个竖起来的站台,旁边有木制的长椅,长椅后面有不知名的大树,树上开满了细小的黄花,微风吹过,纷纷洒落,颇有点花雨满天的味道。
我们等车的时间是晚上7点多,这里的公车到站都有精确的时刻,相差不会超过3分钟,否则可以投诉。车站等车的就我和女儿两个人,坐在洒满花瓣的长椅上,笼罩在黄昏的街灯下面,看着过往的稀疏的汽车,还是很开心的,等车的过程也不觉得难熬了,也许是已经知道到达时间的缘故,我只要一面饶有兴致地看着街道上的景色,一面享受着花瓣落满身上的乐趣,一面和女儿闲聊,一面看着时间,就够了。
这里的公共汽车和国内不一样,不会站站停车,除非等车的人示意,或者乘车的人拉铃。否则司机乐得“勇往直前”,这就需要我们看准时间,提前站起来招手,不然又要再等下一班了。女儿开始不知道,曾经创下了连等3班公车的记录,结果上学迟到了一个小时。
车上乘客很少,其实从我家到市中心开车不过10分钟,坐车也一样。
我们的公车很快就到了著名的bus
exchange,市中心的中转站。因为基督城很小,市内所有的公车都在此中转,也就是说,再路盲的人,也不容易迷路,无论你乘坐哪班车,总会把你拉到市中心,接着你再找和自己家相应的公车乘坐,还是很方便的,一般女儿和日本同学约定的地点都是bus
exchange。
广场上聚满了人,有的人还拿了折叠椅,还带了垫子。场的一侧,搭了演出台,几个歌手在弹着吉它唱歌,主唱是一个男青年,演出台的背景是“保护地球一小时”的张贴海报,演出台前面全是观众,跟着音乐扭动着身体。喇叭震耳欲聋,灯光明亮,我这才想起来网上有人说的:为了节约能源1小时,花费的电费绝对不止电灯的一个小时。现在看来,确实没错。
女儿说:形式主义。不过唱完了歌之后,就有主持人讲关于地球保护的知识,然后再唱歌,倒也穿插的不枯燥,现场有许多洋人带着小孩子,还有一些宣传节省能源的小棚子。
我们来得较晚,其实整个活动从6点就开始了,我们到达之后都8点多了,熄灯是在8点半到9点半之间,赶紧照几张照片,就听到全场一起大声倒数:ten,nine,eight,....three,two,one!广场的灯立即熄灭了。
遗憾的是,大建筑只有一个标志性的花柱中的灯,还有大教堂的灯熄灭了。其余的依然灯火通明,也许这是一个自愿参加的活动,很多商家还是点灯依旧的。
女儿颇为失望,她原本以为熄灯之后是一片黑暗呢:伸手不见五指,那多好玩呢!结果发现到处依旧是灯,台上还在唱歌,声音震耳欲聋,我们却已经失去了继续观赏下去的兴趣了。
跑到对面教堂里转了一圈,那里也在放映一部关于地球能源的宣传片,坐在幽暗的教堂里,看着屏幕,身边熙熙攘攘的游人进进出出,四周是若隐若现的壁画和蜡烛,女儿说怎么感觉像电影里的镜头。
还是由她拍了几张照片,于是回到了bus exchange,里面空无一人,等车,回家。
到了家门口,一看表,9点27分。
我打开灯。
对我们来说,做到了保护地球一小时。呵呵。

这是广场上的广告牌。上面有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

这是广场最著名的建筑物——不锈钢花柱。是联合国为了奖励基督城这个花园城市而特地制作的。平日里晚上灯光透明。

这是熄灯之后的花柱。

离广场不远处的人行道上还是灯光依旧。几只海鸥在漫步。

可能是为了防止广场上人太多,政府方面还派了红十字作为急救车待命。

大教堂里一角,台子上是说明如何点蜡烛祈祷世界和平的说明,抽屉里是白蜡烛。

教堂两边是幽暗的灯光。

空无一人的公车候车大厅。bus exchang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