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难接纳自己所不欣赏的东西。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自我的成长中纠结了太多的因素,每个人的自我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自我都会给自己规定很多不能接纳的东西。
自己的喜爱和厌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产生的。换句话说:我们无比喜爱的鲜花,在牛的眼睛里就是普通的草而已,甚至还没有草好吃呢!
我们自我的角度完全是因为个体的习惯而产生的,于是就有了诸多不能接纳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接纳呢!不能接纳自我,就表现出来自卑。自卑的人都是不能接受自我的人。
对于亲人的行为,大部分我们是可以接纳的,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已经习惯了父母和兄妹的行为方式。
由于后天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点,也会对亲人有一部分做法不能接纳。比如年轻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太古板,太唠叨。
对于非亲人的行为,我们接纳的尺寸又要降低些了。对于感觉好的人,我们似乎能接纳的多些,对于看似不友好的陌生人,我们天生就把接纳的系统关闭了。
对于曾伤害过我们的人,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再接纳他。
对于我们面对的环境或者制度也是一样,不接纳的结果是烦闷和牢骚,接纳的结果可能会从中找到些许乐趣。
其实接纳是一种能力,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系统。一个每天都要运行的系统,如果不能顺利地接纳对方,我们的整个身体都会有诸多反应,例如:心情焦躁,烦恼,产生讨厌对方的情绪,厌恶,皱眉,哭泣,愤怒。等等
任何一种接纳都需要自己的系统首先顺畅和干净。换句话说:如果自我系统有堵塞的情况,我们将很难接纳周边的事务。但这并非一定是那个不被接纳方本身的错误,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对问题产生了排斥不愿意接纳的时候,需要先把自己的情绪过滤一遍,尽量让自我的系统良性运转,以便于它能接纳更多的外来事务。
父母对于子女,常常因为不能接纳而产生矛盾。因为父母往往站在一个施教者的角度来对待子女,面对子女产生的不合自己心意的问题,父母很难做到全然接纳,而采取抗拒心理说出来的话语往往做不到十分动听。
于是不能接纳就产生了抗拒,抗拒状态中的教育将很难实施下去。即便你是对的。
就像大海,纳百川而自净。你看不到大海的抗拒,所有的河流都汇聚到它的系统之内,大海的能量随之增强,通过良性的自净系统,大海接受了所有愿意投入的河流。
人也该一样。
要学习全然接纳,从接纳自己开始,包括自己的全部,快乐或痛苦,幸福或忧愁,自认为的优点或缺点,要学习全部接纳。继而推广到自己的亲人身上,比如妻子或丈夫,比如孩子,比如兄弟姐妹,等等。
接着学习接纳朋友,接纳认识的人,接纳不认识的人,接纳你看起来不顺眼的人,接纳和你有口角的人,最后学习接纳对你有过深深伤害的人。
接纳不是纵容,接纳并非毫无原则和底线,这里所说的接纳,仅仅是从思想上认可他的行为的某种合理性。比如一个天性吝啬的人,你要接纳他吝啬的习惯,而不能强迫他和你一样大方。
只有接纳,才有可能改变。
你只有接纳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才会接纳你,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的馈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