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基督城读中学(一)
(2009-02-02 03:02:38)
标签:
育儿教育女儿硬币大头针基督城 |
分类: 留学报告书 |
2008-11-13 05:12:21
站在蜿蜒清澈的avon河边,面对三两走过的游人,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我不是游客了,我是一个已经生活在这里并且将要生活在这里至少两年的准居民了。然而,如同一个初到美景的旅游者一样,我手里的相机还是不停地对准那些美得让人吃惊的景色,一切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今天早上女儿的一句感慨让我有点心酸,她说:妈妈,这里的学校这么好,我第一次爱上了学习。为什么不早点把我带过来? 我无法回答她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让我反思她在国内的学习情况,为什么她到了这里仅仅20天就如此开心,快乐,以至于“爱上了学习”?那么,她以前在国内的高分,她得到的荣誉,她的刻苦认真,难道全都是假的么?她难道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地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么? 这样的命题让我惶恐,让我心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意味着我一直在强迫她学习,强迫她用并不喜爱的方式接受一种教育长达8年。我不知道有多少像她这样的学生,在学校是“好学生”,是“乖乖女”,但是内心深处却如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很郑重地问了女儿,结果她告诉我,在国内的同学,全都是被迫学习,没有一个人喜欢学习。那么——我又问,你最好的朋友,那个数学满分120分,考了118分的琪琪呢?她?她都很死学习了!不是没有办法么?等到考上大学之后,她就再也不读书了!我不知道,一个恨死学习的孩子,因为老师家长的期盼,能把功课做的这么出色,需要怎样的矛盾心理来面对。我不知道,他们天天坐在课堂上,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今天女儿放学回来,大笑了半天,说妈妈你知道今天数学课上什么呢?今天他们的数学内容是可能性,也就是概率之类的吧。 这样的内容女儿在国内早就学过了。可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女儿感到新奇。课本上最基本的可能性有两种描述,一个是大头针,扔过后尖头的朝向来研究概率;一个是硬币,正反面的概率。结果,女儿昨天数学课抛了一节课的大头针,今天数学课,老师兴致勃勃地教他们几个国际留学生新西兰当地人抛硬币的方法!就这样抛了一节课的硬币! 哎呀,女儿说,妈妈你不知道,简直太好玩了。开始抛20次,老师让我们把结果记录下来,后来又上我们再抛50次,哈哈,我们全班(不过才4名学生),一节课就跑来抛去,记录结果,好玩呀! 在国内呢?在国内你们是怎么学的? 我们老师就把这个内容念一下,因为抛硬币很简单的。 这是数学课。 那么美术课呢? 美术课,女儿的描述也很好玩,和国内也是不一样的。基本属于乱画类型的。只不过老师会规定用什么工具。剩下的,全是自由的发挥了。 今天的美术课,老师突发奇想,让女儿谈谈对美术课的看法和要求,女儿说,我不想再用铅笔画画了,我想尝试一种新的画法,我想用毛笔画画。老师兴奋极了,把她表扬了半天。这真奇怪,在国内老师是不可能问学生这个问题的,问过之后,如果学生突发奇想,老师也是不可能表扬的。 国内的一切,全都规定好了。你只要按照去做就好了。做的好的,就是优秀,做的差的,就不及格。 这里的一切,都要自己来创造,来思考,没有对错,没有一个标准。如果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老师会大加赞赏。没准你的成绩会得到一个大大的优秀呢! 难怪,女儿在国内没有兴趣上学。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最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天天做不变的习题,背不变的课文,怎么能有兴趣呢? 这个星期,女儿只要上三天学。周四是皇家动物秀,老师会带他们去看,全新西兰一年一度的动物表演,——老师认为,这也是学习,这也是教育。周五是公共假日。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假日,女儿才上个三个星期的学,已经有了两个公共假日。 问题在于,放假前夕老师的态度和表现。在假日前很多天,老师就激动地宣布了假日的消息,而且带着他们憧憬了一番假日的打算。在假日的前一天,作业通常是最少的,可以忽略不计的。 到目前为止,女儿的作业还没有超过半个小时。 从明天开始,女儿要有四天的连续休假。可是居然作业可以忽略不计,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女儿初二的时候,学校放假5天,光试卷就有14张要做,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这样,你能爱上学习么? 女儿说,在这里,一到下课,老师就把我们往教室外面赶,而且还把教室的门锁上,不许我们回去,要我们在大自然里感受阳光空气。 而在国内,一到下课,我们就要拼命做作业,不然晚上根本没有可能按时睡觉。有时候连厕所都没有时间上。 我很心疼女儿,在国内,我给她上的是升学率最好的寄宿制中学,一天的学习时间将近14个小时。可是她也坚持下来了,居然成绩也位列中上。可我却从来不知道,她内心的矛盾和创伤,她每天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感受阳光空气,没有时间观察白云蓝天,没有时间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包括她喜爱的课外书。这些最宝贵的流失,换来了成绩的优良,换来了老师的表扬,也换来了家长的欣慰——值得么? 我在深深地问自己,为什么女儿在国内那么不愿意上学?为什么到这里才20天,就告诉我说:我爱学习!我爱学校! 为什么我在国内的时候,心理咨询会有那么多忧郁的中学生和那么多那么多网瘾的孩子?
前一篇:来自异国他乡的生活报告
后一篇:女儿在基督城读中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