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孔庙、南京的夫子庙

标签:
淳爱青年圈子是个娱乐 |
分类: 风景 |







据史载:南京“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移东晋学宫于秦淮河北,并在学宫之前建庙祭奉孔夫子;”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改为国子学,后改为应天府学;清初原府学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于1937年侵华日寇的炮火中,1984年后陆续修葺复建,1991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四十佳“。


孔子雕像以下,有颜回,子路等弟子恭列两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虽然有间隔地“都”城经历,推行过科举,不过那都很短,难比北京延续的时间长,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孔庙的“进士题名碑“,那些题名进,那是国家的主流正脉。
,

元、明、清以来,江南才子大多身居底层,加之元和清的立国之初,打压汉人学者,儒学科举几无出路的情况下,才有汤显祖这样的戏剧家、冯梦龙这样的以民间采风搜集整理编纂集成的文化大家、金圣叹的惊世骇俗的六才子书的批评家,还有落拓子弟张岱不屑于官宦之途,自办戏班,平民学者在切断了科举进身,也不会自甘坠志,便走出了一批俊彦异才,是他们开创了平民市井文化的先河。





前一篇:我在那片湖水里垂钓(三首)
后一篇:二十年间,两次上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