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什刹海

(2023-08-16 16:42:20)
标签:

话说什刹海

旅游文化

文化采风

星座

颐翁诗词

分类: 话说北京

                  话说什刹海

    搞了好长时间了。图片老是不理想。也只能凑合着看了。
    据说,刹是寺庙的意思。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称什刹海。
    可过去这一带何止是有十座寺庙。大大小小几十座也不止。
    元代把有水的地方叫名海子。北京古代水面很多。基本上是沼泽随处都是的一块风水宝地。到周朝燕京时代,还是把城建在房山一代的高处。也有说建在蓟县的。到宋朝称为幽燕之地。有所谓七郎八虎转幽州的传说。据说萧太后的行宫就建在延庆山地上。元朝之前有金。据说辽金时代北京就已经成为他们南部的大都城。到元朝就更进一步建为元大都。所以北京的地名有很多是旧时的城门名称。据说有一百多个旧城门的地名呢。
    具体说到什刹海的名字,似乎是明朝初年,延续了元朝叫海的名称。海为龙世界,雲为鹤故乡。叫海,比湖好听。北京自汉唐以后,一直有胡人搅扰。大清朝虽然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可一直还是被汉人称作后金的胡人。清朝的慈禧太后,曾经说,宁与外人,不予家奴。足见得其心胸狭窄的程度了。所以才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说。北京早已经习惯了海的称呼。明初及其后来,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孝庄起,后三海就成为了皇家及王公大臣游乐消夏之所。看那三海的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远山秀色如黛,碧溪风光绮丽,实为燕京胜景游乐之地。
    若说有过什刹寺庙,似乎欠妥。有10座寺庙名称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比如有人称十座寺庙是观音庵、广化寺、汇通祠、药王庙关岳庙、火德真君庙、慈恩寺、净业寺、普济寺和广福观。但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版本中,大都没有十刹海寺。实际上,在后三海周边自元以来,所建寺庙不计其数,在1947年寺庙登记时还登记有40余处。“十”字只代表多的意思,而不是代表真有寺庙的数字。据《辞海》介绍什刹海,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以北。称“后三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湖相连,以后海最大。为人工引导玉泉山水经长河入城汇注而成。有“一庙说”认为在什刹海湖边原有一庙称为十刹海寺,湖因庙而得名。早在明代,刘侗与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就提到:“京师梵宇,莫什刹海若者。……其方五十亩,室三十余间。清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中也提到什刹海寺。《天府广记》中载“十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在1928年1936年、1947年的数次北平市寺庙登记中都有什刹海寺的记载。这也有根有据。不过颐翁以为还是泛泛而论好些。颐翁有诗叹曰,
  假日人潮什刹海,擦肩接踵樂开怀。名胜古迹赏不够,谁都不是老爷胎。
  小商小贩拎着卖,岸赏船游混说歪。百姓高兴才是好,休闲热闹话外fai。
网上搜得资料    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称。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孝旁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碧袭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但这10座寺庙的名称却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比如有人称十座寺庙是观音庵、广化寺、汇通祠、药王庙关岳庙、火德真君庙、慈恩寺、净业寺、普济寺和广福观。但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版本中,大都没有十刹海寺。实际上,在后三海周边自元以来,所建寺庙不计其数,在1947年寺庙登记时还登记有40余处。“十”字只代表多的意思,而不是代表真实具体的数字。  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据《辞海》介绍:什刹海,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以北。元名海子,一称“后三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湖相连,以后海最大。为人工引导玉泉山水经长河入城汇注而成。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名“什刹海”,又称“十刹海”。  “一庙说”认为在什刹海湖边原有一庙称为十刹海寺,湖因庙而得名。早在明代,刘侗与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就提到:“京师梵宇,莫什刹海若者。……其方五十亩,室三十余间。清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中也提到什刹海寺。《天府广记》中载:“十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在1928年1936年、1947年的数次北平市寺庙登记中都有什刹海寺的记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